翻新时间:2023-08-06
《看雪》教学设计2
课名是《看雪》,是小学二年级的一堂语文课。
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0分钟;
《看雪》是小学语文第三册课文,是一篇写实的小短文,以对话为主要形式。隔着海峡,望着海岛,想着美丽的日月潭,那里的孩子们多么希望看到雪呀!什么时候才能使海峡两岸不再成为阻隔,让台湾的孩子们来北京看看真正的雪呢?我们盼望着。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朗读中了解词句,感悟玩雪的趣味,教学的难点是在语境中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的盼祖国统一思想。
本节课教材为二年级教材,选择的是已经在网络环境下学习了一年的二年级学生进行实验教学。
二学习目标分析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爱美情趣,进行爱国教育。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4利用网络资源小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的信息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打写能力。
5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资源,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喜爱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对网络下的学习环境比较熟悉,具有自学能力,能自主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和阅读。
2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的打写速度在每分钟8~20个字左右。
4学生对台湾知识了解较少。
四学习任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爱美情趣,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五资源
学习环境:多媒体网络课室
教材:小学二年级上册人教实验版语文教材。
课前准备:课题组《看雪》课件资源、ppt课件、北国雪景风光音乐片片断。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展示课文静态橱窗里的雪景和动态的玩雪插图,让学生观察思考:两幅插图哪幅更美?课题《看雪》中孩子们想“看”的是哪幅插图里的“雪”?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在台湾是很难看到雪的,所以他们盼望着见到真实的美丽的雪景。下面就请大家端好书,认真听老师读一遍课文,仔细体会台湾小朋友的感受。
2自由读:学生自由读课文2-11自然段,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3展示读: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喜欢的原因。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台湾的孩子们对到北京看雪的向往。
4引导学生对比朗读。
A生读第2自然段与第9自然段,边读边想,讨论交流:橱窗里的雪景与真的雪景有何不同?
指名说。(都很美,一是静态的,不能玩;一是动态的,能玩的、好玩,因此更美丽,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看风光片体会北国“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书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的美丽景象。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9自然段,体会“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的快乐情景。
B生读第10自然段与第11自然段,边读边想,讨论交流:台湾孩子们和北京小朋友盼着什么?(台湾孩子们盼着到北京看真的雪。小朋友盼着和孩子们一起玩,盼望祖国统一。)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0、11自然段,体会“孩子们争着问的急切心气和老师对故乡怀念的感情。
5表演朗读,复习巩固。生分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11自然段。(男生读孩子们,女生读老师,老师读旁白。)
(三)进入资源平台,拓展阅读
同学们,我们知道台湾现在还没有回归祖国的怀抱,大家都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并且写了很多诗,下面老师就请大家来欣赏一下,喜欢哪篇就先看哪篇,看谁看得多,时间十分钟。
(四)打写
同学们,你们想对台湾小朋友说些什么?想为他们做些什么?把它写下来。
(五)指导写字
“故”字是反文旁,“候”中间有一竖,“奇”上小下大。
(六)作业
画一幅介绍祖国大陆的画,在配上一首优美的小诗或一段话,送给台湾的小朋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学跳绳
- 小猫和小兔的故事
-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
- 溜冰
- 做金工
- 班主任不在的时候
- 青蛙申冤
- 小猫和小兔
- 农村的胡同(二)
- “小当家”做饭
- 烹饪
- 两只小猫去钓鱼
- 灯光球场
- 小羊的生活
- 课后
- 评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西方文化内涵
- 西方节日本土化中的国人文化心理分析
- 汉英谚语反映不同的宗教思想与观念
- 浅析哥特亚文化的发展
- 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
- 从中西方文化的本质区别看科举制的兴衰
- 论析20世纪西方的文化批判
- 论阿多诺美学的人本主义思想
-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 浅谈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及借鉴
- 浅谈美国法律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 哈姆莱特的宗教思想和他的悲剧
- 西方文化理论视域与中国当代文化构型
- 不同宗教思想在英汉谚语中的折射
- 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之关系
- 浅析诗歌《再别康桥》的意境及其构成
- 《再别康桥》意象解读
- 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再别康桥》赏析
- 戴望舒的文学道路
- 《雨巷》: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
- 凄美的孤独──《雨巷》的情感特征
- 追悼志摩
- 承续而不拘泥,出新更见才气──《雨巷》中的意象探微
- 寻梦人的忧伤──徐志摩《再别康桥》
- “雨巷诗人”的悲情之旅──戴望舒与他的恋人
- 我用残损的手掌
- 徐志摩和他的“康桥情结”──《再别康桥》的延展美读
- 挥别昨日的梦幻──读徐志摩《再别康桥》
- 诗性的启迪──以《再别康桥》为例浅谈诗歌教学
- 依依惜别的深情──读《再别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