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5
《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2
一、激趣导入。
游戏:听力大比赛。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游戏的名字叫听力大比赛,老师要看看谁最有精神,谁的注意力最集中。老师说四句话,说得对,你就鼓掌,说得不对,你就摇头。
师:(1)柴多火焰高。
生:鼓掌。
师:(2)同学之间应互相帮助。
生:鼓掌。
师:(3)称赞别人是一种美德。
生:鼓掌。
师:(4)树上长着蓝色的树叶。
生:摇头。
师:(出示一片画好的蓝色的树叶。)问:看到这片树叶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1:树叶为什么会是蓝色的?
生2:树叶为什么会变成蓝色的?
对呀?树叶怎么会是蓝色的?(教师边说边把蓝色的树叶粘在黑板上)。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19课蓝色的树叶,看看树叶为什么会是蓝色的。(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师:想不想知道树叶为什么会是蓝色的?那就快快打开课本74页,读一下课文。
提出自读要求: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生:看树叶娃娃。
生:问爸爸妈妈。
师:现在爸爸妈妈不在怎么办?
生:问老师、问同学。
师:每读完一遍就在书上画一颗小星星,老师要看看谁读的遍数最多。
2、检查生字的识字情况。
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的时候特别认真,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
出示生字卡片。(边读边把生字卡片帖到黑板上)(多音字教出示在黑板上)
(1)齐读。
(2)同桌一起读。
(3)小老师领读。
(4)开火车读。
三、细读感悟。
师:生字娃娃我们已经知道了,现在读起课文来就更熟练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喜欢读的段落多读几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同桌合作把词语的意思弄明白。同时老师交给你一个任务:要边读边想,看谁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来考考同学。
检查朗读效果,提问题。
师:现在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同学?
生1:李丽为什么不接林园园的绿铅笔?
生:因为林园园太小气,又怕别人把她的笔尖弄断了,又怕别人用的太多了,给她用完了,所以不稀的用她的绿铅笔。
生2:林园园为什么不借给李丽绿铅笔?
生:因为林园园怕李丽把她的笔尖弄断了,又怕李丽用的太多了,给她用完了,所以不借给李丽。
生3:看着李丽的蓝树叶,林园园的脸为什么红了?
生:因为她没借给李丽绿铅笔,不帮助同学,她知道自己做的不对,所以脸红了。
师:老师也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李丽为什么要向林园园借绿铅笔?
生:因为她的绿铅笔找不到了?
师:吞吞吐吐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话慢慢腾腾的意思。
师:你喜欢故事里的李丽和林园园吗?为什么?
生1:我喜欢李丽不喜欢林园园。因为李丽很有礼貌,林园园太小气,不乐意帮助同学。
生2:如果林园园不这么小气的话,我想我会喜欢她的。
出示四次对话,练习朗读。
分角色朗读。
重点指导朗读。
(1)把绿铅笔借我用一用行吗?
(2)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师:李丽跟别人借东西多有礼貌啊!像这样的句子,你会说吗?
生1:王春晖,把你的橡皮借给我用一下行吗?
生2:现在可以把你的尺子借给我用一下了吧。
师:看着这满树的蓝树叶,你想对林园园说什么?
生:林园园,你不要太小气了,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师:听了你的话林园园会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生:她肯定会的。她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四、指导书写。
1、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娃娃的?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猜字谜、换偏旁)
2、口头组词。
3、游戏:猜字。
4、指导书写。
五、小结。
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生: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六、开辟绿色通道:
假如课文还有第六段,你觉得应该怎样写?(课后完成)
特别提醒:上学或上课之前,一定要检查学习用品是否准备齐全,让不和谐的蓝树叶消失,让绿树叶、红树叶、黄树叶来美化我们的校园与生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海之今昔
- 发生在郊外的一件事
- 钓鱼,又放鱼
- 听世界杯有感
- 乌鸦的故事
- 观《暖春》后感
- 爱心月饼
- 我家的两大门派
- 教学大楼
- 足球梦
- 森林里的紧急行动
- 眼睛、耳朵、鼻子、嘴
- 游人民公园
- 龟兔赛跑之科技版
- 上海一日游
- 对审计处理处罚执行难的几点思考
- 强化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及难点
- 做好经济责任审计 促进干部廉政勤政
-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
- 信息系统审计师是怎样炼成的
-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成因及防范
- 中层领导离任审计探索
- 我国审计控制的目标定位及实现途径
- 知识经济对审计的挑战
- 企业改制中内审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 计算机环境下的审计风险及控制
- 建立审计机关内部业绩评价制度的建议
- 审针理论研究方法的探讨
- 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实录
- 《孙权劝学》圈点三辨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设计
- 吕蒙生平简介
- 《孙权劝学》重点句子分析
- 孙权生平简介
- 鲁肃生平简介
- 司马光生平简介
- 评《孙权劝学》的语言情味
- 《孙权劝学》学法指导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杂谈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
-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说课设计
- 《孙权劝学》有关资料
- 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课本剧表演《福楼拜家的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