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2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乃、随、潜、润、细”这五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3、感悟诗歌内容,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
4、激发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古诗意思,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妙,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教师方面:录音带
课件
学生方面:搜集杜甫的资料以及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未成曲调先有情。
1、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师导:春姑娘已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绵绵的春雨悄悄地下着,飘在果园,点红桃花;洒在树梢,染绿柳芽;落落田野,滋润庄稼;降在池塘,唤醒青蛙,小朋友们,你喜欢春雨吗?
春雨在古代被称为“喜雨”,唐代大诗人杜甫就写了一首《春夜喜雨》。今天,我们就跟随大诗人杜甫一起走进盛唐,去感受那场《春雨》。
2、板书课题,了解杜甫。
二、初读古诗,自学字词。
1、借助拼音练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标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要明确字的偏旁,结构,组词。
3、这些字,你如何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记住它?(字谜法、部件法)
4、出示表格,检查自学情况,并交流自己有趣的识记方法。
字
偏 旁
结 构
组 词
乃
随
潜
润
细
5、哎呀,只顾着玩,字宝宝该回家了。你们谁能把字宝宝安全送回家,谁能?谁想试一试。指名朗读古诗、正音。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后,可放手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培养了孩子的识字能力,在识字中同桌合作,趣味识记,既培养了合作意识,也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6、谁认为自己还能比他读得更好?比赛读、挑战读,引导学生读准确,读出诗的节奏美、音韵美。
课件出示,指导朗读。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古诗音韵和谐,平仄错落、琅琅上口,多种形式的诵读,是学生感悟文本的基础。初读要把古诗读准,注意轻重音、语调、语速的变化,读出明快的节奏感,读出古诗的音韵美,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情景之中。]
7、在反诵的诵读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场春雨发生在什么时候?伴随着什么?怎样滋润万物的?)
三、小组合作,理解诗意。
1、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边读边画出你不懂的词。
2、对于你不懂的词,看看能不能借助字典查出它的意思。
3、把自己的学习结果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再互相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互相补充,互相学习。
4、小组讨论。
5、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交流时重点引导理解:知时节当乃潜润
(2)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古诗的理解。
6、同学们真的很了不起!靠自己的努力理解了诗意。现在老师再考考你,看看你能否通过考验?再读读古诗,看看全诗是围绕哪个词写这场春雨的?
四、精读细品,感悟“好雨”,启发想像。
1、读读古诗,想一想,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好雨”?一边读一边思考,把你自己感悟到的注出来,再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2、自读思考,小组交流讨论。
3、汇报;你们小组认为这场春雨的好表现在哪些方面?
(“知”是春雨知道时令季节,善解人意。“当……乃”强调了春雨的及时,“润”指明它对事物生长的作用之大,“潜”、“细”、“无声”突出了春雨不声张,精细可人的品质。)
[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着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情感经历,还是一种审美体验,在一步步感悟“好雨”的引导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诗歌,感悟到了古诗表达的意境,体会到了古诗的精炼,也在悄无声息中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4、学到这儿,你想说什么?
(学生可以说对这场春雨的喜爱之情,也可以说学完诗后的感受。)
5、师配乐读,学生一边闭目听,一边努力把诗歌的语言文字变成画面。
6、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再现想像。
五、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自由练习读,努力把你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读出。
2、配乐展示个性读。
3、师生互动背诵,同桌互背。
[读书百遍,熟读成诵,是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读读、背背、想想,细细地体会,这们,古典诗文将会在学生纯真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六、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交流自己在课外搜集到的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歌,教师相机课件出示有关诗句,拓展阅读。
早春
春曰
天街小雨润如酥,
胜日寻芳泗水滨,
草色遥看近却无。
无边光景一时新。
最是一年春好处,
等闲识得东风面,
绝胜烟柳满皇都。
万紫千红总是春。
游园不值
清明
应怜履齿印苍台,
清明时节雨纷纷,
小扣柴扉久不开。
路上行人欲断魂。
春色满园关不住,
借问酒家何处有,
一枝红杏出墙来。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的公园
- 三只小猪
- 我会吹彩虹泡泡了
- 我忘拿了橡皮以后------
- 悔之不及
- 我长大了
- 爸爸的礼物
- 春天来了
- 我爱家乡的雪
- 生日
- 画画
- 雪趣
- 爸爸称赞了我
- 今天真开心
- 我长大了
- 当代管理革命及IT技术的发展对会计的影响(1)
- 关联方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粉饰会计报表的识别(1)
- 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会计处理比较(1)
- 信息成本核算初探(1)
- 浅谈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则导向与规则导向(1)
- 对生态会计的几点思考(1)
- 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会计政策选择研究(1)
- 对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问题探讨(1)
- 刍议合并报表的局限性(1)
- 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框架(1)
- 新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制度性失真及防范(1)
- 管理会计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中的思考(1)
-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分析的影响(1)
- 也谈新准则关于无形资产的核算(1)
- 浅谈新会计准则之投资性房地产(1)
- 《王二小》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画家乡》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 《失物招领》
- 《钓鱼的启示》教案
- 《两只鸟蛋》教学设计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 《要下雨了》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
- 《夏夜多美》
- 《借生日》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