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1-22
新世纪教材开学了 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 1.开学了课型 新授课时3节
教学
过程
重点
★
难点
△
双基
目标★
1、教学生认读12个词语和10个生字。
△
2、指导书写1个生字。
△
3、教学生学会指读课文。
能力
目标★
1、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
2、认读“学、校、老、师”等字。
△
3、指导书写“上”字。
道德
情感
目标 对学生进行入学的行为规范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学校、喜欢上学、喜欢老师、喜欢同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课本、爱护课本。
教具投影片、录音机、生字、生词卡片学具生字、生词卡片
教材
说明 开学了是一首短小的儿歌,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这篇课文写出了学生入学时的行为动作。教学时老师可结合课文让学生说一说开学第一天自己在学校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做了哪些事情。另外,本课老师要教会学生指读课文的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入学的行为规范教育。
教学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设计意图
一、 激
激趣
导课
二、 看
创设
情景
说话
三、
课间
游戏 第一课时
1、 小朋友们,从今天起,你们就到学校里来上学了,你们高兴吗?(板书:1.上学了)指读课题。
2、 让我们一起唱首歌好吗?跟录音齐唱《上学歌》。
1、你们喜欢学校吗?为什么?(出示课件①校园及学生活动场景)
2、看图说说图上都有谁?在干什么?
3、小学生在学校里都可以做那些事?你听说学校里还可以做哪些事?
西瓜蹲,西瓜蹲,西瓜蹲了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了桃子蹲;桃子蹲……
跟着老师读课题。
跟着老师学唱《上学歌》。
学生看图说话。
学生游戏:西瓜蹲,西瓜蹲,西瓜蹲了苹果蹲;苹果蹲……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教学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设计意图
四、 初
初读
课文
,
感知
内容
五、 情
情景
教学
六、课堂练习
1、自己用小手指着课文中的字一个一个地读一读。看谁读得最准确。
2、指数名生朗读课文(注意正音,难认读的字词,如: 背、新、戴、礼、声等,课堂上可以不作要求,)。
3、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自己入学的情景(放录音)。
4、读一读(再放录音,鼓励学生跟读,速稍慢些,读得正确)。
5、齐读、分组读、同桌互听互读课文。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表演:
1、情境一:师生交流(上学路上)老师:清早,我在上学路上遇见了王小明同学……王小明(起立、鞠躬):老师早!老师:王小明同学,你早!
2、 情境二:生生交流(自我介绍)A、与同位进行自我介绍,说明自己的姓名和所在的班级及其他情况。B、游戏:找朋友。学生在班内自由结交朋友,其他同学齐唱《找朋友》。
3、情境三:自由交流A、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创设一个情境。想好时间、地点、人物,可以有老师、家长、同学,自由练习对话。B、小组表演。
4、结合自己谈谈成为小学生以来上学的感受。
找一找,看看课文里有没有认识的老朋友(熟悉的词语),用“··”作记号,再读一读。 自由指读课文。
听录音,读课文。
师生互动表演。
生生互动表演。
学生自己找出课文中熟悉的字、词。
借助书中的图,想象自己入学的情景。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参与到课堂活动中的积极性。
以游戏的形式创设情景,使学生从做中学,在做中练。
放手让学生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
教学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设计意图
一、 导导入新课
二、认读词语
三、学写生字
第二课时
1、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2、出示课件①全文,谁能把整篇课文大声读给小朋友们听?(指名朗读课文)
3、齐读课文。
1、课文中有些词语是小朋友们早就认识的老朋友,请认识它们的大声读出来(相机点示课件②“开学”、“小学生”、“学校”、“书包”、“同学”、“老师”等卡片)。
2、把自己的老朋友(认识的词语)介绍给小组里的小朋友认识,让大家分享认识新朋友的快乐。
3、谁愿意当小老师,来教大家读这些词语?(出示词语卡片,指数名生上台领读。)
4、我们来开火车认读这些词语:小火车,谁来开?(注意订正读音:“学、校、老、师”的字音)。
1、小火车开到学校,我们来“上学了”!上字该怎样写呢?(教学生在“田”字格里学习基本笔画“—”、“上”和笔顺:丨卜上。)
2、指导学生书空练习笔顺。
3、在本子上写一个。
4、指数名生上台展示(相机点评、鼓励)。
5、书写生字“上”三遍至一排。
6、把自己写的字给同桌看看,互相找找写得好的字。
7、自己修改写得不够好的字。
小组同学互学词语。
数名生上台当小老师领读。
“小火车,我们开!”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
学习书写生字。
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刚刚上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词语很自然地引带出来,让学生轻松地、有兴趣地学习它,接受它。
由词到篇,再由篇到词;最后落到单个字上。
用开火车的游戏反馈学生认识词语的情况。
指导学生注意生字的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通过找优点让学生品尝学习的快乐和取长补短。
教学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设计意图
三、 课课堂练习
一、
引入新课
二、
扩展活动
三、说话练习
四、自检
1、我们在平时经常用到“上”这个字,大家想一想,在哪些时候,什么地方会用到它?(根据学生回答,从课件中点击出相关词语。)
2、读一读,(只读不写)
上班、上学、上课、上街、上楼、上网……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字的意思。
第三课时
小朋友,你们还认识这些新交的朋友吗?(出示词语卡片)谁能人出它们来?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小火车,谁来开?(开——开学了;学——小学生;上——上学校……)
3、谁还会读课文呢?(指名读)
结合课文内容老师可以让学生表演。如:学习课文前两句,老师可以让学生边拍手边说;学习三四句时,可以边说边做背书包和戴小黄帽的动作;学习第
五、六句时,可以边说边和同学行礼握手。
1、开学第一天,我们在学校看到什么?
2、还听到些什么?
3、我们还做了哪些事情?
小组里互相检查,会读课文可以给第一朵花涂上颜色;会认生字生词可以给第二朵花涂上颜色;听写生字都会可以给第三朵花涂上颜色;能完成课后练习的可以给第四朵花涂上颜色。
看卡片,齐读词语。
“小火车,我们开!”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生字。
学生跟着老师活动。
学生可以看插图,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逐条说。
逐条互查、给花朵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反馈学生认读词语、生字、课文的情况。
通过游戏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五、再唱《上学歌》 让我们一起唱《上学歌》,来表达我们上学了的愉快心情: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学生齐唱:“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营造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
课
内
作
业
1、书写生字“上”3个——1排。
2、会写与“上”连词的字,可以写词语。
课
外
作
业
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上学后在学校里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事情。
板
书
设
计
1、上 学 了
挂 图
课
后
小
结
年 月 日
资料提供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拔河比赛
- 有趣的猴子
- 我
- 自己编的小故事
- 聪明的大白鲸
- 啄木鸟医生
- 秋天的果园
- 我的家
- 春游
- 美丽的秋天
- 我给妈妈过生日
- 我
- 假如
- 冬天来了
- 校运会
- 论婚姻的本质(1)论文
- 乐泉及其艺术孤旅
- 试析权利质权(1)论文
- 论美
- 政治体制改革是解决我国政府收入分配政策缺位的根本途径
- 关于艺术的一些思考 (会员资料)
-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性特色
- 浅论物权行为理论对债法制度的影响(1)论文
- 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
- 存在与艺术:自我的现代命运
- 重塑侵害商标权的认定标准(1)论文
- 现代买卖法瑕疵担保责任制度-以法律原因引用为中心(1)论文
- 我国农村土地物权制度的价值判断与论证(1)论文
- 公共选择学派的宪政理论
- 论中国艺术哲学的现代转型中的几个问题
-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
- 《我选我》
-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四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三
- 《王二小》教学设计之五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 《要下雨了》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
- 《乌鸦喝水》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
- 《画》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