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案设计> 《内蒙访古》说课

《内蒙访古》说课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0

《内蒙访古》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为新版高一教材第三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概括重点,提取精要。本课的学习重点是:一、借助课文有关语句,概括内容要点;二、把握课文的内在联系,提高概括能力。“概括能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恰当的概括来自对课文的正确理解,只有提高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水平,才会不断提高概括能力。

本文是一篇访古游记,涉及内容多,文化底蕴丰富:有地理、有历史、有人物、有古迹遗物,有文献资料;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有分析议论、安排有序、毫无杂乱之感。看似各自独立的两部分,却又“形联”“神系”,浑然一体。“加强民族团结”的思想在文章中一直表现得十分鲜明,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好文章,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在理清文章记游线索的基础上,能用简洁的语言对文章的内容、思想进行概括。

②在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基础上,能对一些关键段落在内在结构进行思考、分析,理解赵长城和“胡服骑射”(防御外族入侵和学习外民族长处)的关系,理解汉城堡和昭君墓所反映的两种民族政策以及作者对此的不同态度。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演绎、归纳、类比、推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3)哲学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运用正确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在总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同时,从不同方面(或记叙的内容,阐明的观点,表达的思想感情)进地概括。

(2)总体把握课文的特点,体会本文文采兼备,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

二、说教法

本文篇幅较长,内容有一定的深度,有限的课时,很难做到“讲深讲透”,又有效概括要点的训练,因此,教学过程中,关于本文的教学重点(包括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应让学生有一个总体了解,通过预习,概括两部分各自不同的内容要求,加以分析归纳,从而划出不同层次(可参照课后练习二进行)。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找出关键性语句,重点放在第一节的分析,应让学生体会本文“形联”“神系”的特点。“神系”即本文紧紧围绕中心,使各部分密不可分。应让学生明白,本文无论写赵长城,颂武灵王,还是写汉城堡,强调和平往来,或是写青冢,颂昭君精神,都不是无端。发思古之幽,隋”,而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和分析民族关系的历史,认识历史上发生的众多民族纷争,都是统治阶级之间矛盾冲冲突的产物,而各族人民从来都有友好相处的愿望,友好往来从采都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三、说学法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指导学习时,应从实际出发,灵活使用课后练习一、二、三题。先课前预习,逐段口头概括,再把几段合起来概括,并讨论不同概括孰优孰劣,答案可以灵活掌握。体会各层次之间的不同逻辑关系。如第一节写阴山南麓的自然环境,从经济地理、政治地理和军事地理等不同角度说明为何成为民族纷争(风浪最大的地方)的焦点。第⑦自然段四个复句构成的句群的逻辑关系,以达到总体把握的目标。

教学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注意本文文采兼备,文化底蕴深厚的特点,体会文章所表现出的散文家的笔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文化素养,提高写作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1、复习旧知,介绍本单元及本文的学习重点,介绍“概括”的两方面意思,概括要点训练的基础、前提和方法。

2、导入新课

介绍作者,通过“孟姜女哭长城”和“昭君和亲”的历史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体会作者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看法、态度。

3、课堂活动

(1)检查预习,轮流交换对课文进行逐段口头概括,再讨论比较各自的优劣,引导完成课后练习二。

(2)引导体会本文艺术上的特色。

以“一段最古的长城”为例,体会第①②⑤等段散文家的笔调体会描写、拟人、比喻、引用文献资料的作用,富有文采的形象的表现力;第③④⑦⑧等段的考据,使文章有说服力。既有文采,又有考据,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而又文采兼备。

(3)引导分析写赵长城和“胡服骑射”的段落,体会文章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分析问题,作者的写法,对比议论,抒情赞颂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筑赵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族入侵,“胡服骑射”是学习外民族的优点,及两者都是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正确做法。

(4)概括总结

通过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充分的讨论,肯定优点,指正失误,给出课后练习的规范答案,引导对比优劣,同时肯定学生的讨论成果,允许不同见解的存在。

(5)知识运用,能力巩固

结合练习册相关练习,指导运用第一节的分析方法,学习第二节“在大青山下”,应注意汉城堡和昭君墓所反映的两种民族政策及作者对此所持的不同态度。

(6)能力迁移

布置学生选择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史观和“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写出一篇短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看猴子
收获
我发明的地震测试仪
快乐的一天
变化
文具盒吵架
QQ,害人吗?
我的教室
买玩具
别把小树压弯了
升旗仪式
我的小兔子
福桔
热闹的一天
老鹰捉小鸡
浅谈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操作(1)
浅析会计诚信缺失原因及解决对策(1)
浅谈新准则中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与范围(1)
新会计准则下应收款项核算探讨(1)
浅析资产评估增减值的会计处理(1)
会计舞弊动因理论述评(1)
IASB制定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进展及启示(1)
金融资产转移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1)
中小企业的融资最优化决策(1)
新时期会计信息失真成因及对策(1)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1)
职工股票期权的确认与计量(1)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会计核算浅析(1)
浅议存货周转率计算公式的改进(1)
论会计的精神(1)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五
《邓小平爷爷植树》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二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九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七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三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十一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四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四
《邓小平爷爷植树》综合资料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十二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三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