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2
《百合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2、学会用心理活动、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过程
1、展示教学目标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茹志鹃,女,1925年参加新四军,1955年转业到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1958年3月,在《延河》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各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3、学生阅读作品,梳理文脉
师:文章写了哪几个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
生:“我”、小通讯员、新媳妇
生:送“我”去前沿包扎所、借被子、通讯员员救人牺牲,新媳妇献被子
师:好.下面谁能来概括一下本文的主旨?
生:(短暂讨论)“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百合花象征了军民间纯洁的感情,赞美了普通人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与热爱。
师:概括得很好。这是文章的主旨。下面我们来看,文中出现了三个主要人物,“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线索人物。
师:对,“我”是整个故事的目击者。“我”对小通讯员的情感前后是否有变化?文中找出原句为证。
生:“生起气来”----“发生了了兴趣”----“从心底爱上了这个个傻乎乎的同乡”----怀着崇敬的的心情怀想他
师:“我”眼中的小通讯员是怎样一个人呢?
生:腼腆、淳朴、勇敢、热爱生活、善解人意
师:那“我”眼中的新媳妇呢?
生:害羞
师:就此一条吗?(学生不解)新媳妇和小通讯员有——三次相遇,找出第二次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讨论新媳妇为何开始不肯借而后来肯借了,从中再看人物形象。
学生举荐一男一女两同学分角色朗读,提议女生读得太快,不合人物性格,换一女生,略带羞涩,读完后学生鼓掌。
生:(讨论)新媳妇初到一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她害羞、腼腆,但她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从文中她总是“笑”可看出来。起初不肯借被是不舍,“这是她唯一的嫁妆”,但她又是深明大义的,故最终她还是借了。
生:我认为她与小通讯员的性格还有一共同点,即封建意识。(学生中有议论)不肯借是因为若把被子借给一陌生男子,怕丈夫回来责怪,这和小通讯员的“男女授受不亲”是同出一理!但“这里老百姓觉悟高,又很开通”,故还是借了。
学生鼓掌!
师:这就是思考,这就是言这有据的“一家之言”的创新!下面请大家从文中勾勒原句,具体来看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两个人物形象的。
生:勾勒原句(略)。细节描写、语言、肖像描写、心理活动。
老师小结:
作者擅长通过细腻而有层次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参照板书“我”对小通讯员情感的变化),这就由远到近,由淡到浓,由表及里地刻画了小通讯员这个人物形象。其次运用典型细节是作品的另一重要艺术表现手段(学生诵读文中细节部分,如通讯员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花,给“我”开饭时吃的两个馒头,衣服上被门钩撕破的衣洞,新媳妇的印有百合花的被子等等),这不仅使得作品在情节发展上前后呼应,波澜起伏,而且使人物个性鲜明,血肉丰满。
齐诵文章最后一句结束全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小制作
- 植树
- My Father(我的父亲)
- 可爱的欢欢
- 下雪了
- 春风满面
- 春 游
- 秋天
- 游泳
- 神奇的梦
- 祝寿
- 我爱春天
- 无私的母爱
- 我的妈妈
- 我的存钱罐
- 对我国虚拟财产侵权纠纷的法律分析(1)论文
- 事实推定与证明责任(1)论文
- 艺术与现实的美学
- 浅述人大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
- 浅议代议民主制的理论与实践
- 情势变更制度之确立与处理非典型肺炎疫情案件(1)论文
- 构建干部工作落实“四权”的民主机制研究
- 民事审级制度之研究(1)论文
- 刍议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1)论文
- 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政治社会学的观察与分析路径
- 未成年子女作为探望权主体之伦理考察(1)论文
- 虚拟财产在何种情形下应受到现实法律的保护(1)论文
- 关于改革选举制度的思考
- 中国适当生活水准权制度反思(1)论文
- 研究国外政党建设 反思我国政党制度
-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
- 《称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十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 《四个太阳》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九
- 《乌鸦喝水》片断赏析
- 《四个太阳》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