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04-17
赏析:古代著名清明诗词
清明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历代文人骚客描写清明的诗词数不胜数,精彩纷呈。
最脍炙人口、传诵不绝的当属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本该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孤单凄凉的感受可想而知。又遇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诗人的焦虑和惆怅,遂向牧童打听酒家的所在,牧童便指点着远处的杏花村。前两句令人愁肠寸断心神恻然,后两句则开拓出广阔的想象空间。全诗意境悠远、清新明快,留韵邈然、耐人寻味。
黄庭坚的《清明》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时节春雷阵阵、细雨绵绵、万物复苏,大地上到处芳草萋萋、桃李盛开,一片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野田荒芜之处,是死者的坟墓,使人心生悲哀。诗人触景生情,由清明的百花想到荒原的逝者,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鲜明的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
南宋诗人高翥在《清明》一诗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郊野扫墓、悼念亡灵的情景,历历在目,令人凄然:“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诗中的“酒”字涵盖了人生的一切,包括物质的充裕和精神的愉悦;一个“醉”字,形象地写出了尽情享受的诸多乐趣。人生在世,应该珍爱生命,理智而聪慧地享受人生。这种享受将随着生命的结束而停止,无论皇帝权臣还是贵族富豪,都不能把没有享受完的幸福和欢乐带进坟墓。至于对逝者的祭奠和哀悼,不过是生者的自我安慰罢了,对逝者已经毫无意义可言。
明朝王磐在《清明日出游》一词中描绘了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古代清明时节,除了要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清明节既有祭奠先人的悲情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生者对逝者祭奠悲悼、寄托哀思,也是对生者心灵的一次洗礼。古诗词里的清明意象万千、意味深远,无论是烟雨蒙蒙、青草离离,还是哀思悠悠、悲情渺渺,它留给后人的,是中华民族绵绵不绝的精神慰藉和代代相传的文化理念。(来源:燕赵晚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月饼
- 爱吹牛的小猴
- 小雪花
- 米老鼠旷课
- 寻找春天
- 魔法水晶鞋
- 小鸟回来了
- 蜘蛛结网
- 近视眼青蛙
- 小熊
- 机灵的小鸟
- 小熊请客
- 我是小笔袋
- 月饼
- 森林交响乐
- 拟定结构提纲
- 毕业论文答辩过程
- 英文写作
- 毕业论文答辩的目的和意义
- 形成论点和论据
- 选题的原则
- 无线局域网技术概述
- 毕业论文指导的意义和任务
- 关于毕业论文书写格式
- 论文修改的重要性
- 英文写作
- 掌握理论的方法
- 行款格式
- 学术论文写作的谋篇构思
- 选题的重要性
- 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
- 《女娲补天》词语积累
- 《女娲补天》课文结构
- 《女娲补天》写作特点
- 龙女拜观音
- 百折不挠,精卫填海
- 百鸟朝凤
- 《女娲补天》语言感悟
- 《女娲补天》课文中心
- 女娲补天遗下的五彩石
- 《女娲补天》句子分析
- 四季吵架
- 《女娲补天》词语解释
- 《女娲补天》近义词反义词
- 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