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5
《回声》教学设计5
《回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1课。这篇科学童话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物理现象—回声,本文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也增加了学生对大自然现象探索的吸引力,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学生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的语文课,涉及到的是自然当中一种普通物理现象,但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知识了解的不够多,多数学生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因此,课前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去体会,学生可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对回声的认识。还可借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回声是怎么回事。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奇怪、欢快、亲切的语气。
3、可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祖国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和词句训练。
【设计思路】
1、本次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采用边读边悟组合式教学。在教学中,多方位、多角度组织、引导、点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会语言合作。
2、课前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去体会回声,课堂上大家交流,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回声的录像带;设计识字的相关课件,创设一定的情境;体会美感的伴奏带;设计引导性问题。
2、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回声的资料;预习课文;自己尝试学习生字;查阅相关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自然界里有许许多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听一听吗?(生: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回声》(板书课题)
小朋友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能听到回声呢?读了课文后你就能知道了。
二、创设愉悦空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初读课文认字〗
1、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
2、检查认读情况。
3、放伴奏带老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倾听,熟悉课文,巩固生字。
4、看动画,进一步熟悉课文,然后自由读课文,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时纠正错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特殊的“语文课”
- 我的发现
- 秋天来了
- 校园之春
- 未来的鞋子
- 我们去富华游乐园
- 春雨
- 我为妈妈开派对
- 森林之王——老虎
- 我爱家乡的番石榴
- 韶山之旅
- 改写《舟过安仁》
- 玩春雨
- 保护动物
- 母亲节
- 参加诉讼申请书格式
- 收养登记申请书
- 关于转为中共正式党员的申请报告
- 安排子女工作申请书
- 退休申请范文
- 城市低保申请书范文
- 入伍志愿书范文
- 涨工资申请书
- 员工工作转正申请书
- 公司员工转正申请书
- 如何写夏令营申请书
- 大学生外出找工作请假申请书
- 农村老人低保申请书
- 国家助学金申请书范文
- 学生实习就业请假申请书
- 西学东渐与近代中韩法制变革法学理论论文(1)
- 学术自由及其敌人:审批学术、等级学术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法治文明法学理论论文(1)
- 论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法学理论论文(1)
- 中国法文化传统的形成基础及其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 宪政基本价值论法学理论论文(1)
- 汉语“法学”一词的起源及其流变法学理论论文(1)
- 市场推进型法治
- 政府购买专利制度初探法学理论论文(1)
- 法治构造论法学理论论文(1)
- 市民社会的培育是实现法治的基础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律关系背后的关系
- 利益集团与立法之互动法学理论论文(1)
- 法学近代化论考法学理论论文(1)
- 立法体制的模式问题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陶罐和铁罐》
- 《荷花》教学实录
- 《观潮》第二课时
- 《赵州桥》教学设计
-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教学设计
- 《找骆驼》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
-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
- 《蜜蜂引路》教学实录片断
-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说课稿
- 《荷花》的教学设计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 《观潮》教学设计
- 《颐和园》|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