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5
《回声》教学设计5
《回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1课。这篇科学童话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物理现象—回声,本文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也增加了学生对大自然现象探索的吸引力,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学生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的语文课,涉及到的是自然当中一种普通物理现象,但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知识了解的不够多,多数学生不知道“回声”是怎么回事,因此,课前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去体会,学生可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对回声的认识。还可借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了解回声是怎么回事。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汉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奇怪、欢快、亲切的语气。
3、可联系上下文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4、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祖国语言的美,体会文中展示的奥秘,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和词句训练。
【设计思路】
1、本次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采用边读边悟组合式教学。在教学中,多方位、多角度组织、引导、点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会语言合作。
2、课前布置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去体会回声,课堂上大家交流,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回声的录像带;设计识字的相关课件,创设一定的情境;体会美感的伴奏带;设计引导性问题。
2、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回声的资料;预习课文;自己尝试学习生字;查阅相关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自然界里有许许多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听一听吗?(生: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回声》(板书课题)
小朋友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能听到回声呢?读了课文后你就能知道了。
二、创设愉悦空间,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初读课文认字〗
1、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
2、检查认读情况。
3、放伴奏带老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倾听,熟悉课文,巩固生字。
4、看动画,进一步熟悉课文,然后自由读课文,指名读,开火车读。随时纠正错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论素质教育
- 你别问我是为何
- 南昌红谷滩的夜景
- 围棋比赛
- 联欢晚会
- 写春联
- 葡萄
- 难忘的一件事
- 美丽的学校
- 成功
- 春节联欢晚会
- 买打印机
- 霜
- 考试
- 小记者活动
- 论司法独立[2]司法制度论文(1)
- 司法改革:期待体制性突破司法制度论文(1)
- 论我国《海商法》托运人定义的不足(4)司法制度论文(1)
- 经验的研究司法司法制度论文(1)
- 法官职业化建设与渐进式改革司法制度论文(1)
- 论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司法制度论文(1)
- 析公诉文书制作中的几个问题司法制度论文(1)
- **女的被害性及其合法权益保护司法制度论文(1)
- 未成年人犯罪和受害同时存在
- 美国反托拉斯法对知识产权许可的控制司法制度论文(1)
- 举证时限制度新解司法制度论文(1)
- 香港与内地反贪机关的比较分析司法制度论文(1)
- 中国律师“边缘化”之思考司法制度论文(1)
- 美国规制诱惑侦查的法理评介司法制度论文(1)
- 论电子证据收集的三个认知误区司法制度论文(1)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教案
- 《雷雨》教学片段
- 《泉水》教学设计
- 《荷叶圆圆》
- 《乌鸦喝水》教学片段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 《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 《翠鸟》教学设计
- 《夏夜多美》
-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设计
- 《两只小狮子》
- 《要下雨了》
-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 《比尾巴》第二课时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