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夸父追日》教案
1、自学课文,抓住主要内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体现略读的要求,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学时,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遇到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工具书解决。初读课文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围绕夸父追日的故事展开,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了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的原因。从夸父的心中所想,可以强烈感受到他对光明的向往和追赶太阳、抓住太阳的宏大志向;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自然段),描写了夸父追赶太阳,最后长眠在“虞渊”的壮举。从表面结果上看,夸父是心想事未成,在遗憾的长叹中闭上眼睛,其实从夸父的追赶过程中已充分体现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写倒下的夸父变成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化成一大片桃林。目的是给追寻光明的人解渴,激励他们精神百倍、奋勇前进,去完成夸父未竟的事业,使夸父的精神世代相传。最后,可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2、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夸父追日神话最早见于《山海经》,在其中的《海外北经》里写道:“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对照原文,可以看出课文出色的改写。课文把原文中简写的几处神奇的地方,通过丰富又夸张的想象具体化了。如,课文用“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形容夸父奔跑的速度快;写夸父为了解渴,“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等等,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体会,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
3、小练笔的指导。课后的泡泡,实际上是一则小练笔,也是一种读书方法的引导。要提示学生:学习本组课文,不能只停留在注意故事情节的有趣、好玩上,应该多想想课文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课文内容中能想到些什么,并多与身边的人交流看法,慢慢就会有一些感悟,再提起笔来就有话可说了。这种读书的方法可以迁移到其他组(册)的学习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同学柴云云
- 温暖的冬天
- 放烟花
- 隔墙猜物
- 包粽子
- 买电视机
- 笔筒
- 做汤包
- 中心公园
- 我爱看书
- 卷春卷
- 我帮爸爸戒可乐
- 游儿童公园
- 洗袜子
- 一件有趣的事
- 信息技术在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研究(1)
- 决策支持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1)
- ERP项目甲乙方冲突管理策略(1)
- 循环经济中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1)
- 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1)
- 大规模定制在企业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1)
-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1)
- 外包的动态管理研究(1)
-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探析(1)
- 谈管理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与影响(1)
- MIS的混沌管理研究(1)
- 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与探讨(1)
- 利用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1)
- 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的意愿冲突问题(1)
- 流程管理是管理哲学的一场革命(1)
- 《小摄影师》中心思想
- 《小摄影师》教学案例
- 李四光的伟大成就
- 《奇怪的大石头》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小摄影师》教学反思
- 《小摄影师》课文题解
- 第四纪冰川
- 李四光与石头
- 《小摄影师》点拨难句
- 《小摄影师》教学反思
- 《奇怪的大石头》参考资料
- 捕捉细节 生成精彩──《小摄影师》教学案例
- 《小摄影师》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小摄影师》教学后记
- 李四光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