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长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要求:
1 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
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观察顺序和写作思路。{难点}
教具准备:
鹏博士软件、中国地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默读本组“导读”,了解本组内容,明确训练要求。
二、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长城吗?长城给你的印想怎样?[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2、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学了这篇课文从内心深处来体会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板书课题]
三、检查预习:
1、仔细看图,说说你从两幅图上各看到了什么?拍摄点分别在哪里?
2、找出两幅图对应的自然段,想一想其它自然段分别写的是什么?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
四、图文对照学习课文[出示鹏博士软件的图片]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段,画出描写长城的句子,说说用什么方法写的?
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结合图,体会远看长城的样子。
教师小结:描写长城的样子使用比喻、数字说明、太空拍摄的照片来描述的。
2、默读课文第二段,说说长城的近景及长城的建造特点。[板书:略]
思考:从哪里看出长城高大坚固、结构合理的?
[1]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2]城墙顶上:很宽,可以五六匹马并行
[3]城台:每个三百米就有一座,用于屯兵和传递信息
3 指名读课文的第三段。
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你从哪里看出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呢?
4 齐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朗读全文,学生质疑问难
课后小记:
板书设计:
远景:像一条长龙
城墙------很宽
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瞭王口、射口
城台-------互相呼应
长城联想: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历史地位:伟大奇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长城的结构特点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长城的?
3、学习了课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万里长城像( ),在崇山峻岭之间( ),她高大( ),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 )。长城是由( )建造的,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 )和( )。
2、给生字注音组词
3、抄写课后生词
4、比较句子,把想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1]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万里长城。
[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5、背诵课文的第一、而自然段
三、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自我介绍
- 发试卷
- 我的爸爸
- “苦涩’的军训生活
- 小老鼠与电视
- 我的奶奶
- 日记
- 风
- 春天
- 难忘的军训
- 斗地主
- 童年趣事
- 《小音乐家扬科》读后感
- 新学期的打算
- 一件有趣的事
- 机关事业单位公(工)伤制度初探法学理论论文(1)
- “性善论”对中国法治的负面影响法学理论论文(1)
- 中西部地区国有资产流失的方式及追偿对策法学理论论文(1)
- 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法律制度的构想_司法制度论文(1)
- 从东西法学文化的融合谈要约的法律性法学理论论文(1)
- 宪法应明确国际条约在我国的地位法学理论论文(1)
- 精神缺陷者缔约能力比较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慎用逮捕权(2)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正当防卫的界定法学理论论文(1)
-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浅析_司法制度论文(1)
- 矛盾与和谐:司法公正与媒体监督/唐时华法学理论论文(1)
- 试论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在及改革取向_司法制度论文(1)
- “满足人的需要”的法律价值概念质疑法学理论论文(1)
- 外出务工与农民现代性的获得法学理论论文(1)
- 社会信用刑法保护的研究视角法学理论论文(1)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 《珍珠鸟》教学设计
- 《珍珠鸟》第二谭时教学设计
- 《威尼斯的小艇》
- 《地震中的父与子》
- 《给予是快乐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给予是快乐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草原》
- 《落花生》
- 《珍珠鸟》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语文实践课
- 《蟋蟀的住宅》
- 《珍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设计
- 《狼牙山五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