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火烧云》的语言艺术
课文《火烧云》不过五百来字,却有如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体现了作家萧红那匠心独具的语言艺术。
一、语言朴实,自然流畅
《火烧云》全文没有一个生僻的词语,用口语的形式娓娓叙说,像“火烧云上来了”,“您老是金胡子了”,“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等,使人读了感到亲切自然。文中还有一个独特的现象,即很多句子的末尾都用“了”字,这个口语化的文字,读来顺口和谐,充满生活气息。
二、丰富的词汇,灵活的笔调
《火烧云》用词也极富变化。文中单表现色彩不同的词就有“紫檀色”“红通通”“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让人目不暇接,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这火烧云时而红、时而紫、时而灰、时而黄,语言充满色彩美。
此外,作者还用了“一会儿”“两三秒钟”“忽然”“一转眼”等表示时间短促的词语,分别写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之快。
灵活的笔调是文章语言艺术上的又一特点。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词造句灵活多样。作者为了写出火烧云形态的变化无穷,用不同的句子叙述了各种形态的出现:“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由马而狗,而狮,真可说是瞬息万变。而写它们的消失,尤其富有情趣,写“马”是“那匹马大起来了,马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写“狗”是“跑着跑着,小狗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写“狮”却是“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同是写消失,一是逐渐模糊,一是不知去向,一是倏忽不见,毫无单调式重复之感,使文章更显活泼、生动。二是写法富于变化。写霞光,着重刻画其静态,从地面到天空,主要运用侧面渲染,中间插入一个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另一个人物的说话,困中着色;写火烧云的形状,则从正面落笔,极力描摹它的动态,且从单个的马的形象,幻化为一组狗的形象。
三、语言凝炼,富于音乐美
本文注意锤字炼句,有时一个字,就含不尽之意。比如“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一句,一个“烧”字,道出了火烧云的范围之大,气势之宏,色彩之艳。
文中还用了很多叠音词,如‘笑盈盈”“红通通”“金灿灿”“偏偏”以及“跑着跑着” “恍恍惚惚”等,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感,而且形象地描绘出火烧云的色彩、形状变化及人物的情态。
四、长于比拟,形象生动
火烧云形态千变万化,难以名状,作者却用比拟的手法,分别用人们所熟悉、更为儿童喜爱的马、狗、狮等象形,不但刻画其静态,更细致地描绘其动态,象形各具情态,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艺术感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穷人家的苦孩子——宋祖英》有感
- 一个烦人的周末
- 记忆中的老王
- 做文武双全的接班人
- 给老师的祝福
- 春天的足迹——雨、花
- 改写《游子吟》
- 体育运动的好处
- 今天是教师节
- 夜色
- 认错
- “槽糕”老爸
- 参加《红五月歌咏比赛》
- 我家的新成员
- 护蛋
- 试析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作为及借鉴
- 试析广西高职高专类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探索
- 试论工作任务的成人护理实训课程设计与实践
- 简析高职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
- 试析互联网时代案例教学的泛化与异化
- 浅析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与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探讨
- 试析案例教学法在行政法教学中的应用
- 试析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探究
- 浅谈管理学视阈下“毛特概论”课的教学考量与实践
- 简论文化自觉视域下的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
- 浅析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校长领导能力的建设
- 简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模式
- 试析新时期和谐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环境的构建
- 浅谈“微时代”大学生网上诉求表达和现实行为方式研究
- 浅谈术设计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概论”课程的思考
-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与朱元思书》同步练习
-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