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6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学目的:
学习第五至六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对象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齐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引入:作者观察细致,描写具体,不仅写出威尼斯的小艇的特点,而且写到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二)学习第三段(第4自然段)。
1、播放一段船夫驾驶小艇穿梭于河面上的录像。
2、学生看后,找出能概括船夫驾驶技术特别好的词语:“操纵自如”。
3、让学生谈课文中具体描写“操纵自如”的内容,请一学生上台以手代艇作动作演示。
4、全体学生都做“船夫”:以手代艇,以桌面代河,以文具盒、书本代替河中其它船只。
学生集体演示,一边跟教师配合读课文:
师(读):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生:(接读)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同时以手代艇做“左拐右拐”的动作)
师(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生:(接读)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极快,还能作急转弯。
(同时以手代艇作“穿过”“快”、“急转弯”的动作)
5、让学生谈谈“操纵自如”的含义,并举生活中的实例加以说明。
(引导学生理解“操纵自如”是指驾驶得非常熟练、要小艇怎么行驶,小艇就怎么行驶)
(三)学习第四段(5——6自然段)
1、小艇在威尼斯城人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四个人一小组边读第四段边讨论:
填空:
白天,_______________乘着小艇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着小艇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着小艇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着小艇去______________。
半夜,___________________乘着小艇去________________。
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导:在威尼斯,除了课文中写的一些人物需要用小艇作为交通工具外,还有哪些人也要用小艇作交通工具去工作,去学习呢?
四人一组议论:(邮递员、教师、医生、市长、旅游者)
小结:小艇和威尼斯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艇活动,城市就热闹,小艇停泊、消失,城市就安静。
3、配乐朗读第5——6自然段。
学生自读课文,体会美景。
指导背诵。
这一段文字很美,写出了威尼斯城市的安静、美丽,谁能用上两段中的语言文字来描写一下我们自己的家乡呢?
学生交流写作情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梦
- 我想当个大人
- 要自护自卫
- 绍兴——名人的摇篮
- 读书赋予了我——
- 第一次坐飞机
- 读《猎人海力布》有感
-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 我和书的趣事
- 再见了!心悦
- 祖国,我爱你
- 过
- 母校
- 铅笔的用途
- 我为奥运健身
- 对高校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实施内部审计的思考
- 浅析审计报告的历史沿革
- 浅析酒店员工应具备的职业素质(1)-传播学论文(1)
-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经理素质测评初探(1)-传播学论文(1)
- 独立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1)-传播学论文(1)
-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人才培养(1)-传播学论文(1)
- 资产评估在审计中的应用
- 浅议人力资本(1)-传播学论文(1)
- 服装营销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战略构想(1)-传播学论文(1)
- 关于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思考(1)-传播学论文(1)
- 我国职业经理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传播学论文(1)
- 论审计师的法律责任
- 基于会计师事务所角度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研究
- 关于长期资产审计的思考
- 论宽带薪酬的有效性(1)-传播学论文(1)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
- 《称象》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20《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