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珍珠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自学生字,检查预习,理解词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泉水吗?在哪里见过描述一下。
2.老师带领大家去作者的家乡珍珠泉看一看。
(1)配乐教师范读。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珍珠泉的美景。
(3)问题:你想到了什么?描写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然后用一个字来概括。
(创设情境发展想像)
二、自读课文
1.预习课文
(1)通过字典、词典、结合上下文、换近义词等方法,自学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提出不懂的问题。
2. 检查预习
(1)查字词,教师抽读。
(2)不理解的字词全班帮助解决。
(3)小组进行朗读比赛(是否正确流利)。
(4)根据学生质疑解疑。
(5)文章都从哪几方面描写珍珠泉?读后说说体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课下作业:
下节课我们全班同学要到珍珠泉做一次旅行,请选择你认为珍珠泉最美的景色,向同学做介绍。自由结合小组合作。可以有配乐、有图画、导游做介绍、游客谈感受。(通过动手、动口、配乐以及小组合作使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美,学会欣赏美、表现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绘画、朗读、品味,感悟美景,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形象的方法。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
1.同学们旅行开始了,小组以旅行团的形式进行汇报。(品味语言的具体形象)
例:泉的位置:同学张贴绘画。导游配乐朗读。游客谈体会。同学评议。(从多种角度评价,加深学生对景物特点的理解,发展思维,丰富语言)
2.其他两个部分方法同上。
3.重点指导学习水泡儿(有难度)
教师提示:文章最有趣的部分应是水泡,作者是从几方面描写的?你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
4.分四个部分进行指导背诵。
5.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我们都是小导游,让我们带领游客再一次欣赏珍珠泉的美景。(配乐、看图、加上表情动作,感受美与作者产生共鸣)
6.评价。你这次旅行愉快吗?谈谈感受。
7.教师小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二小放牛郎
- 我的成长故事
- “不一般”的“同学”
- 感谢您,妈妈
- 妈妈的生日
- 妈妈的“唠叨劲”
- 爸爸爱臭美
- 妈妈的爱
- 我的同桌——不是冤家不聚头
- 燃烧的煤炭
- 夸夸我自己
- 树
- 红苹果
- 我就是这个姑娘
- 活泼开朗的袁慧慧
- 基于SWOT分析下的湘西自治州经济发展战略研究(1)论文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法律问题与最新发展
- 区域房地产投资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1)论文
- 北京房地产业走势(1)论文
- 论网络技术条件下大学生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培养
- 浅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产业转型与金融支持(1)论文
- 民主和透明 立法的第一要务——写在物权法草案公布之际
- 浅谈语文审美素质的养成
-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 推动县级科技部门建设(1)论文
- 民 事 证 据 举 证 时 限 制 度 刍 议
- 关于修改我国婚姻法的探讨
- 化隆县畜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措施(1)论文
- 对重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思考(1)论文
- 浅析石家庄集市(1)论文
- 构建西北公益性铁路多元化产权制度的思考(1)论文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教学设计
- 《毛主席在花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