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材相关
翻新时间:2023-03-27
《开国大典》教材相关
“开国”,意为创建国家。“大典”,指重大的典礼。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了开国大典。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获得了自由和解放,你能体会到当时群众欢欣鼓舞的心情吗?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你能领悟到开国大典的伟大意义吗?课文的篇幅较长,作者又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这空前的盛况的?
课文题解:
这是一篇具有新闻性、时效性特点的文章。它描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着重写了“会场、大典、阅兵、游行”四个场面。
篇章结构:
本课课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写开国大典中的三个主要程序。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写阅兵式的盛况。
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游行的情况。
第五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写开国大典结束后的情况。
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的,第一部分写开国大典举行之前,第二、三、四部分写开国大典盛况,第五部分写开国大典结束后的情形。全文层次十分清楚,读后能使人清楚地了解开国大典的全过程。
写作特点:
1、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有重点地记叙了开国大典的几个重要的场面。段落之间过渡自然、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2、文章用词恰当、准确,较多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展示了游行队伍的声势和群众的欢欣场面。
中心思想:
课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明了开国大典伟大的历史意义,赞颂了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壮,表达了人民群众无限热爱领袖毛主席和欢庆人民当家作主的激动心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赶集
- 我为啥要读书
- 自作自受的风筝
- 假如我是一朵云
- 学书法
- 我的朋友安悦
- 我的好伙伴——铅笔
- 青山常在净水常流
- 掉牙记
- 酷署的夏日
- 家长课堂
- 热胀冷缩的原理
- 一年之后
- 我的爷爷
- 月亮上的"文物"
- 叙事时间的形态探究
- 中国百年民主化尝试的再思考
- 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吗?
- 对香港电影《桃姐》的人情伦理评介
- 探讨电影视觉语言审美特点
- 以制度创新遏制腐败:中国转型期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研究
- 反“劫贫济富”与民主化管制
- 网络小说与影视艺术的利弊
- “组合竞选制”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 对影视娱乐化的审美心理学解读
- 选举中各环节的漏洞与对策
- 议影视广告中的情感因素应用
- 信访制度存废辨——兼谈中国信访制度的变革之道
- 对地方影视设备技术探索
- 乡镇自治:根据和路径——以20世纪乡镇体制变迁为视野
- 《比尾巴》 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 教学设计
- 《雪孩子》教学设计一
- 《小小的船》 教学设计
- 《雪孩子》教学设计三
- 《借生日》教学设计一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组教学设计一
- 《影子》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二
- 《静夜思》 教学设计
- 《四季》 教学设计二
- 《四季》 教学设计一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组教学设计三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组教学设计二
- 《阳光》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