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快乐练习:课堂达标(一)
A级基础知识达标(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我会填(18分)
字 结构 音序 音节 部首 除部首外有几画 组词
枉
浩
召
二、我能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精神( )( ) ( )( )心机 ( )如( )海
三、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10分)
发现──( ) 果然──( ) 巧合──( )
鼓舞──( ) 震动──( )
四、我当小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分)
1、“魏格纳性格豪放,天性好动,在静谧舒适的病房里坐卧不安,就像软禁在牢笼中的困兽一般”。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 )
2、“资源”的注音为“zī yuán”。( )
3、“我和我爸爸长得很像”。这是一个比喻句。( )
4、“当四周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平台上弹琴”。这是把“蟋蟀”当作“人”来写。( )
五、写好钢笔字(4分)
B级重点难点过关(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
一、我会按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6分)
( )一种叫中龙的爬行动物,既见于巴西东部,也见于非洲西南部,显然,这些
动物当时生活在同一块大陆上,否则,即使是插上翅膀也难以飞渡重洋。
( )一次,他看到一份材料,里面提到南美洲和非洲大陆上的古生物化石有一定
的相似性。
( )他充满信心,又做了很多考证工作。
( )这个重要的发现大大鼓舞了他。
二、阅读理解和体会(18分)
1912年,在法兰克福召开的地质学会上,魏格纳作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引起了地质界的震动。
1、魏格纳为什么会提出关于大陆漂移的假说。(9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这件事中感受到什么?(9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乐园(16分)
鲁迅小时候求知欲望十分强烈。除了私塾里读的那几本书以外,他还瞒着先生,读了不少带有民主思想的小说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他对植物学更有浓厚的兴趣,像《南方草木状》《群芳谱》《农林全书》《茶经》这些书,他都看过,有的还整本地抄写过。
他特别爱看一本名叫《花镜》的书,这本书记载的是种花的理论和经验。他不仅经常翻看这本书,而且还进行实践。他自己动手,种了很多花木和可以做中药的植物。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他发现书里有些地方的说法不完整,不准确。例如,《花镜》中说,映山红只能长在山上,如果移植到家园,就必须用原来山上的土,要不就不能活。鲁迅经过实践,发现这种说法不全面。他便在“映山红”那一节书的边上加了一段批语:“花性喜燥,不宜多浇,即不以本山土栽亦活。”
1、从这一段批语中可以看到鲁迅小时候读书时,就善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2、用“~~~~~画出“一段批语”。(2分)
3、这段批语是谁写在哪儿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题
照样子,看汉字,猜成语:
例:泪──颠三倒四 十──纵横交错
1、炭──( )
2、尖──( )
3、一──( )
4、重──(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和蔺相如聊天
- 笑声
- 读《狼牙山五壮士》有感
- 真情
- 我爱雨
- 小“泥人”
- 书中取乐
- 师言如炬
- 梦里老家——车溪
- 唉,我们这个班
- 抹不去的回忆
- 笼中的鸟
- 除夕之夜
- 最坚韧的生命
- 我来比划你来猜
- 浅谈宪法权利救济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财政税收法研究中的宪法之维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传统、自由与启蒙的陷阱
- 加拿大宪法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宪法学的根本方法
- 宪法的程序性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古诗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初探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 朱学勤:2004:传统文化思潮激起波澜
- 宪法“司法化”的反思与前瞻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文化对话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中的障碍
- 寻求宪政中华的正当性根基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宪法原则与依法治国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关于现代主流学术传统的反思
- 中国传统文化的向度及其运作方式
- 《老人与海鸥》之感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建议
- 《有的人》教学设计
- 《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跑进家来的松鼠》课文简说
- 《跑进家来的松鼠》案例反思
-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1
- 《有的人》教学设计1
-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
-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
-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2
- 《老人与海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老人与海鸥》教学片段
-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3
- 《老人与海鸥》教学设计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