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2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2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2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正确理解新词。

2、读通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神话故事《西游记》。

二、谈话引入、揭题质疑

1、同学们,刚才我们谈到古时侯的人们往往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神话故事,那么美丽的神话能否变成现实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29课去验证一下吧!

2、读题质疑,理解词语“呼风唤雨”、“世纪”。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思考: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检查自学情况:

⑴ 认读新词。

⑵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⑶ 解决简单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谁呼风唤雨?怎样呼风唤雨?)

4、过渡:

你是从哪里找到答案的?导入学习第2自然段。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学习第2自然段

⑴ 齐读第2自然段:

说说读懂了什么?

⑵ 结合理解设问句,区别“发现”和“发明”。

⑶ 过渡:

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那么在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呢?

3、指导学习3、4自然段:

⑴ 默读3、4自然段:

重点词句圈圈划划,同桌交流。

⑵ 集体交流:

说说20世纪前人们是怎么生活的?

(理解“依赖自然”、“农耕社会”。)

⑶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外的了解说一说,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

出示句式:

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如果让你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你愿意吗?

过渡:

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而古时侯的人们只能把这些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神话。

⑷ 结合课文说一说:

古时侯的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理解“千里眼”、“顺风耳”。)

猜一猜:

古时侯的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

想一想:

当时这些愿望为什么不能实现?

过渡:

在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⑸ 看课件展示(登上月球、潜入深海……)。

⑹ 同学们交流自己所收集的有关资料,你知道20世纪的人们还拥有哪些科学成果?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⑺ 出示一组老师收集的资料,交流:

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齐读第4自然段。

⑻ 现代科学技术变化之快、成就之多,真是让人无法想象。作者用了这样一句诗来形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

4、总结朗读:

同学们,此刻,我们回过头来朗读第1自然段,你认为应该怎样读?

四、小结收获、畅谈未来

1、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过渡:

20世纪,人类创造出了一个个奇迹,21世纪,我们人类还将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

2、畅谈:请你大胆推测,21世纪,科学技术还会创造出哪些奇迹呢?

3、赠言,提出希望。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 ↖

科技→发现和发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有趣的贴眼睛游戏
可爱的小狗
不要摘花
接妈妈
如果可能,我想做一只海鸥
可爱的熊猫
我的眼睛和鼻子
好办法
我最喜欢的运动员
游晓港公园
辛勤的爸爸
如果今天是妈妈的生日
“动物”一家
不要摘花
看图写话 禁止摘花
探析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
试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运筹学教学改革研究
试论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试论校本课程开发管理过程中的教师参与性
试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理论学习方法
浅析学生专业课学习主动性缺乏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探析
浅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师选择能力的培养
浅析商科类高校信息管理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析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大专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试论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权力分析
浅析中学科技教育类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学校管理的原因探讨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二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泉水》第二课时
《笋芽儿》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找春天》第一课时
《笋芽儿》教学设计之五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二
《笋芽儿》第二课时
《笋芽儿》教学设计之四
《找春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找春天》
《笋芽儿》教学设计之三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