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对于这一课,我并不陌生,它是原先六年级教材里的一篇文章, 我曾多次教学。但那是针对六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已有一定的水平,课文的重点、难点很好掌握。对于四年级的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不是难事,但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却是一个难点。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设计教学过程时,第一课时我主要引导学生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第二课时进入分段研读阶段,然后把指导背诵与理清文章的结构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练习背诵。最后,让学生读一读阅读链接,再次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并引导学生结合这首诗的内容,进行再创造,也写一首诗描写漓江的水或桂林的山,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设计归设计,真正教学过后,才发现自己的教学过程当中存在诸多不足。
这一课内容简短,结构清晰,只有四个自然段,我想对于读通课文不会太难,所以,没有布置学生预习。但我却忽略了经过一个假期学生也许对读课文已经生疏了,再说是四年级的学生,朗读水平还不是太好,以至第一课时在读通课文这一环节学生错误百出,费时太多,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学习生字新词没有很扎实地完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也只是粗略地让学生了解了一下。
在第二课时学习第二自然段环节,我先让学生了解漓江水的特点,然后说说你从这一段话有什么发现,学生各抒己见,不用老师讲解,就把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方法总结了出来。接下来,我要求学生仿照这样的句式,来说一段话。这可难倒了学生,教室里一片寂静,好半天,才有一个学生举起小手,站起来说了一段不太完整的句子。课后,我反思这一环节,感觉自己有些操之过急,在学生刚刚接触,了解到排比句,就让他们来写,确实难度太大。我应该在学习完第三自然段后,在学生对这种句式有了更深刻地体会后,再来试着说一说,写一写。我想效果会好得多。
本课语言优美生动,适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体会作者的感情。但由于没有把时间合理地利用,以至在学生体会写法上过于繁琐,没有好好地让学生读书,当然也就更谈不上让学生背诵,让学生阅读“阅读链接”后进行再创造也成了一纸空文。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在时间安排、环节设计中都要认真思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课文内容的重点出发,力使自己的教学简单有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逛街的妈妈
- 我的自画像
- 我的妈妈
- 我的表妹
- 我爱我的妈妈
- 我的父亲
- 我的自画像
- 爱抽烟的爸爸
- 我的奶奶
- 母爱
- 我爱妈妈
- 父母对我的爱
- 父爱如山
- 给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 喜欢钓鱼的爷爷
- 美国法上的行政协议及其启示(1)论文
- 依职权行政不作为赔偿的违法判断标准(1)论文
- 法国行政诉讼中的原告(1)论文
- 论行政问责对象的权利保障和救济(1)论文
- 行政事实行为概念考(1)论文
- 给排水专业CAD软件开发方法探讨
- 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库的基本特征
- 高效污水净化器在造纸污水治理的应用
- 混装炸药车在施工中的应用
- 论行政调查中的不得自证己罪原则(1)论文
- 扩展实体数据在给排水工程CAD中的应用
- 加入WTO后铁路建设监理行业的改革和发展
- 给排水设计给排水CAD软件开发实例
- 涡旋混凝低脉动沉淀给水处理技术
- 论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新工艺-升流式厌氧污泥床
- 麦哨的做法
- 《麦哨》段落结构
- 《麦哨》听课反馈
- 《古诗词三首》美文欣赏——渔歌子
- 《古诗词三首》重点字词梳理
- 关于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故事
- 《麦哨》多音字
- 《古诗词三首》美文欣赏——醉落魄
- 《麦哨》难句解析
- 抓住课文特点 上出文本精彩──《麦哨》教学案例及反思
- 《古诗词三首》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麦哨》教学杂谈
- 麦哨
- 《麦哨》近义词
- 《麦哨》课文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