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4
《文成公主进藏》课堂实录(3)
第三部分:了解原因,进入内心【教学用时10分钟】
师:【媒体:文成公主进西藏?】那么,文成公主为什么会进西藏呢?打开课本,自己快速地读第2—3自然段,思考:文成公主为什么会进西藏?
生:自学1分钟;教师巡视。
师:【板书:仰慕】这段文章中有一个词语叫“仰慕”。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找一个近义词?
生:羡慕。
师:你能放到课文中读一读吗?
生:松赞干布羡慕唐朝的文化,想和唐朝加强友好往来,便到长安向唐太宗求亲。
师:说得真好。松赞干布向唐太宗求亲的时候,他心里会怎么想?
生1:我一定要把唐朝皇帝的女儿嫁到我们西藏,使我们西藏也和唐朝一样有文化。
师:你的意思我听出来了。不是“嫁到我们西藏”,而是“娶到我们西藏”。好,你说,加入你就是松赞干布,你当时怎么想的?
生2:我一定要把既美丽有聪明的文成公主嫁到西藏来!
师:不是嫁到,而是娶到。你再说一遍。
生2:我一定要把既美丽有聪明的文成公主娶到西藏来!使我们西藏和唐朝永远和平团结。
师:好的,你们两位都想到松赞干布的心里了。当时,松赞干布边上还有许多大臣,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他们会怎么说呢?你愿意做哪一位?
生1:我做赞成派。因为这样的话,我们西藏就更加有文化了。
生2:我也支持。这样就可以和唐朝加强有好往来。
师:很好。我想听听不同的意见?
生3:如果文成公主千里迢迢的到西藏,万一路上出了危险,唐太宗怪罪下来,我们可承担不起。
师:你想得真周到。对,我们要做好安全包围工作。你说?
生4:唐太宗同意了,万一文成公主不同意怎么办?
师:果然师个问题。但是,松赞干布下定决心向唐太宗求亲,结果得到了唐太宗的同意。唐太宗就说:“好的,我就把文成公主嫁给你!”
师:再看文成公主。她得知自己的父亲答应将自己嫁给吐蕃的松赞干布时,心里会怎么想?
生1:她想,如果嫁到吐蕃的话,父母和我肯定会依依不舍得。但是为了藏汉人民的团结,我还是愿意的。
师:对,我嫁到西藏,父母师很舍不得的,但是为了藏汉人民的团结,我师愿意的。
生2:文成公主当时会想,如果我嫁过去的话,藏汉人民的交情就会更好。而且,我们汉族可以向藏族学点文化,藏族向我们汉族学点文化。这样就可以一举两得。
师:一举两得,说得多好啊!这样就可以使藏汉两族互相取长补短。
师:唐太宗听到自己的女儿乐意地接受了,他会对自己的女儿怎么说呢?
生1:女儿,你放心去吧,我回来看望你的。
生2:女儿,我知道你舍不得我们,我们也舍不得你离开。但是为了藏汉两族人民团结,你就嫁过去吧!
生3:女儿,我和你都舍不得分开,但是为了两族人民的交情,你嫁过去师对的。
师:对呀,我听出来了,父女的感情师深的,父女情深,但是,藏汉两族人民的感情——
生:藏汉两族人民的感情更深!
师:【出示:两个句子】看屏幕,我们一起读这两个句子。
生:松赞干布仰慕唐朝的文化,想和唐朝加强友好往来,便到长安向唐太宗求亲。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
师:我请两位同学读,每人读一句。
生1:松赞干布仰慕唐朝的文化,想和唐朝加强友好往来,便到长安向唐太宗求亲。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
生2:为了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
师:下面,谁能用用上“因为( )又因为( )所以( )”来说一说文成公主为什么会进西藏?
生1:因为松赞干布仰慕唐朝的文化,想和唐朝加强友好往来,所以便到长安向唐太宗求亲。
师:老师看到不同的意见很多。这位女同学,你来?
生2:因为松赞干布仰慕唐朝的文化,又因为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所以,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
师:说得真好。我请两位同学,一位说“因为”,一位说“又因为”,其他同学说“所以”。
生1:因为松赞干布仰慕唐朝的文化,想和唐朝加强友好往来,
生2:又因为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
生:所以,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
师:下面,我们能再概括地用“因为、所以”来说吗?
生1:因为松赞干布仰慕唐朝的文化,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所以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
师:好的。我们一起说一说。
生:因为松赞干布仰慕唐朝的文化,藏汉两族人民能永远团结,所以文成公主乐意地接受了。
师:那么,文成公主师怎样进藏的呢?拿起说,看课文第6—12自然段。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天的图画
- 未来的我
- 这就是我
- 我的家乡
- 野外
- 我家的富贵竹
- 我的神奇小屋
- 小河的诉说
- 铅笔盒
- 海上的风
- 我最崇拜的足球明星
- 第一次炒菜
- 鹞子沟美景
- 月季花
- 下 象 棋
- 论绑架罪客观要件的认定(1)
- 翻译中的视点转移
- 审理预售商品房案件有关法律问题的探讨(1)
- 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 做好农村化学农村初中化学教学
- 精彩,不曾预约——谈化学课堂中的非预设生成
-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实施策略研究(一)
- 领会课改理念 优化教学过程
- 积极的财政政策近期取向与制度基础
- 建构主义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尝试
- 浅谈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分层教学
- 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因素的讨论
- 部分国家促进农民增收的财税政策与经验借鉴
- 论一般人格权(1)
- 加强人大常委会建设的几点思考(1)
- 《比尾巴》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 《静夜思》教学设计
-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 《阳光》教学设计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
-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 《画家乡》教学设计
- 《王二小》教学设计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教学设计
- 《四季》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