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1
《地震中的父与子》2
第二课时
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新词。
2.复习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品读感悟,深入情境
1.自主读读课文,将自己感动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感动;对不懂的词语、句子根据自己的提问,试着回答一下。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通过读感动的句子,说感动的原因,讨论不懂的词语、句子,体会父亲救助儿子过程中心理变化。估计学生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这个句子说明父亲关爱孩子,担心孩子会有危险了。你从哪个词体会到的?“冲”字,这个动作体现了这位父亲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够平安。)
(2)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①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心情。
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嘶心裂肺的喊叫声。②该怎样读呢?指名读,评议,齐读。)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①从这儿可以看出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以他──坚定地站起身。当父亲坚信儿子在等他时,就疾步走到那里,可见父亲救儿子的急切心情,他想快些救出儿子。父亲坚信儿子仍然活着,是因为他记得儿子说的那句话。②那我们该怎样读这段话呢?请大家分小组讨论后练读,个人读,评议,齐读)
(4)“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①课文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②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念,──“儿子在等我”。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③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废墟后绝望地走了。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④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⑤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儿子在等我。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⑥引读:是呀,这深深的爱,坚定的信念使这位年轻的父亲不停地挖,挖了8小时......。这伟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挚朴实的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5)儿子看到爸爸来救他,自信地告诉爸爸,他曾经对同不说的话:“只要我爸爸活着...
...,他总会和我们在一起。”(①从这儿可以看出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②儿子深深地信任父亲也正是由于那句话──生说③指导读:这句朴实的话终于让父子团圆,此时心中有千言万语,又激动人心的场面往往通过言语来表现,读一读父子间的对话,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惊喜,自信,激动。)
(6)儿子还是个无私的人,在父亲救他的时候,他让同学们先出去,要父亲先救他人,而这又是那朴实但又强有力的话语。──(生说)。(①是呀!父亲与儿子都是了不起的,父亲对儿子的爱让我们感动,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更让我们感动。一句平实而强有力的话连接着两颗心,因此,阿曼达被救后,这对--引读“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投影:图片、音乐。)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速读课文,夸夸这对父与子。
2.质疑:①课文结尾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②“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类似的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交流: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课后拓展,延续“亲情”
1.自由组成小组,在课后排演广播剧,制成录音带,然后大家在一起听一听,评一评。
2.阅读同类的颂扬亲情的故事。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乡的竹林
- 水浒歪传
- 刻骨铭心的痛
- 家乡的春节
- 我被弟弟骗了陈晓菡
- 夸夸我的大眼睛
- 我在书中长大
- 读《丑小鸭》有感
- 读《忍住一份甜》有感
- 蚕宝宝
- 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 含羞草
- 感谢对手
- 二十年后的家乡
- 小院
- 端午祭=端午节?
- 论传统文化的保护
- 直面死刑复核程序(6)刑法论文(1)
- 刑事司法解释效力范围探究(4)刑法论文(1)
- 新春文化红包 推进文明进步
- 青岛市举办千余项文化活动庆新春
-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运用
- 刑事法“八议”(3)刑法论文(1)
- 端午节里捡拾的碎片(组诗)
-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表达
- 江西省万安县开展新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 端午端午,五月当五
- 2013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状况(2)刑法论文
- 顾颉刚 旧文化,新春秋
- 刑事法“八议”(7)刑法论文(1)
- 《彩色的翅膀》教案1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之1
- 《穷人》教学设计4
-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 《有的人》教案3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之3
- 《穷人》教学设计3
- 《穷人》教学设计之2
- 《伯牙绝弦》教案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之2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2
- 《彩色的翅膀》教学设计之1
- 《北京的春节》教案
- 《有的人》教案1
-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