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4

《桂林山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预设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桂林山水的优美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培养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学会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会读“啊”的变音,理解峰峦雄伟、奇峰罗列等词语的意思。

学习过程:

一、欣赏音乐、图片,揭示课题

1、学生欣赏音乐《我想去桂林》,试问:那位歌手为什么这么想去桂林呀?(桂林的山水非常的美;桂林的山水甲天下)你们去过桂林吗?看过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吗?老师这里有桂林山水的图片,想不想看呀?

2、学生欣赏配乐图片,给学生视觉和听觉的美感。

师:美吗?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或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这几幅图或其中一幅图吗?

3、揭题,板书课题:

过渡:是呀,多美的山山水水,这就是桂林,一提到桂林,在人们的脑子里就出现那挺拔峻峭的孤峰,倒影清翠的漓江,一切都像神话中的故事那样奇特,怎不令人神往。自古以来,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和作者一道去观赏桂林的山水,好吗?(板书课题:桂林山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找出作者游览桂林后的感受的句子。

2、反馈:(1)检查生字、新词。

(2)指名分段读课文(再思考作者游览桂林后感受)

(3)交流反馈:(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内容)

三、欣赏图片,感悟文本

1、自读自悟,感受文本之美

(1)思考: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再次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描绘桂林山水的特点的。找出相关句子,喜欢的可以多读几遍。

(2)反馈:(板书:奇、秀、险;静、清、绿)

2、图文结合,欣赏文本之美

(1)思考:桂林山水真有这样的特点吗?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你能从这些图中感受到吗?感受到哪些特点?(结合课件学习桂林山的特点)

(2)反馈:

句1: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奇在哪里?理解:奇、拔地面起、奇峰罗列、开态万千,想像:还会像些什么?)

句2: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什么叫秀,桂林的山秀表现在哪里?理解:翠绿的屏障)

句3: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为什么说桂林的山“真险”,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3)、练习:给图片配音(有感情的朗读)

3、写法揣摩,仿写练习

(1)出示整段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问:这里,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作者在描绘桂林山的特点时,写法上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把桂林的山与泰山、香山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突出桂林的山奇、秀、险等与众不同的特点。)

(2)仿写:这种写法好吗?你们也游过不少地方吧?你们能用这样的方法写一段话吗?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背诵第3段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童年趣事
“生管”,感谢您
春天的赞歌
我心中的诸葛亮
六年级了,你累不累?
灿烂的九月
珍游雁鸣湖
地球 ——读《只有一个地球》有感
宽容是一种美德
做遵守交通安全的小卫士
my friend(我的朋友)
欣赏是一种善良读后感
税收伴我成长
读书的感觉真好
那一段甜蜜的童年
论古代体育伦理思想的基本文化精神
论知识产权(二)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中国古典思想中的政治正当性问题
全球化与中国传统道德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长城学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耀州陶瓷艺术发展的思考
宪法司法化若干问题研究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憲政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依据宪法治国的思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春节晚会这道菜真的馊了?
佛教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
论农民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五花八门,含义各别——中国楹联称谓略谈
反宪法规则的决定的法律效力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少年闰土》教学片断
《少年闰土》教学谈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2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3
《青山不老》读后感
《青山不老》教学设计4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2
《少年闰土》课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少年闰土》教学片断反思
《青山不老》教后反思
《少年闰土》
《少年闰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