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3
《梅花魂》教学设计1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你能简要说说梅花的品格吗?(不畏严寒,不怕风吹雪压、顶天立地、不肯低头),今天我们来学习《梅花魂》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解“魂”。
二、预习课文
1、读读课文,看看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想一想,“梅花魂”中的“魂”在本课中指什么?
2、画出最使你感动的语句,可在旁边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
3、把不懂的语句提出来跟大家研究。
三、全班交流
1、课文写了5件事:
⑴ 外祖父常教外孙女读唐诗宋词,且读着读着就流出了眼泪。
⑵ 他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
⑶ 他因不能回国而难过的哭了。
⑷ 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了外孙女。
⑸ 船快离开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这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身在异国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语句:
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王维的诗,意思是我独自一个人在外地,每到过年的时候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⑵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不回来呢?)
⑶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从这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外祖父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⑷ “轻轻、慢慢”。
(体会外祖父对墨梅图的爱惜)
⑸ 为什么“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地哭起来了”呢?
(这充分体现了他思念祖国的深情)
⑹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体会梅花坚忍不拔,遇到困难不屈服)
⑺ 自读15段,领悟外祖父爱梅花是因为他想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充分表达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把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国。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重点读好第二自然段和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话。
五、总结、扩展
1、读了这篇课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2、你怎样理解“梅花魂”?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
(“梅花魂”的内涵是:保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国人的气节。以“梅花魂”为题点明中心)
【评析】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感情朗读中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独立学习新课内容,熟读课文,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字词障碍。课堂上根据课后思考题,采用多种形式反复读课文,通过自学、小组讨论、在文中批注勾画等方法体会思想感情,并从中领会“梅花魂”的含义。教学中注意抓词句深入体会课文,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外祖父讲述梅花品格的话语。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的乌礁湾
- 信基督的奶奶
- 拾荒者我赞美你
- 农家乐
- 小草
- 感受第一次
- 他变了
- 祖国颂
- 春之韵
- 啊!我发现了快乐的源泉
- 春姑娘来到了我们身边
- 春雨
- 进与退
- 旅游天堂——苏梅岛
- 风
- 关于大学生协作学习问题分析及其策略制定
-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 关于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 关于科学处理学科建设与高校发展关系的辩证思考
- 关于应用型保险人才培养的探析
- 试论四级后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 试析“学习型”组织理论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运用
- 关于大学教师发展的制度规约与心理契约
- 关于英语教学现状呼吁“中国英语”进校园
- 关于“四创”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关系研究
- 关于英国三明治教育发展历程及其政策举措分析
- 关于高职实施机电一体化模块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 简析“校训”源流考辨
- 关于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偏失与匡正
- 关于新制度主义视域中高等教育趋同化机制探究
- 《致女儿的信》反思体验
- 读《致女儿的信》有感
- 《致女儿的信》学法指导
- 《致女儿的信》审美鉴赏
- 孔雀东南飞(并序)
- 《致女儿的信》学法导引
- 《致女儿的信》中心思想
- 《致女儿的信》难句解析
- 初恋三题
- 《致女儿的信》写作特点
- 苏霍姆林斯基与当代素质教育
- 《致女儿的信》学习指导
- 《致女儿的信》结构分析
- 《致女儿的信》主题思想
- 《致女儿的信》课文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