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6
《圆明圆的毁灭》教学建议
1、本文对圆明园当年辉煌景的介绍语言简洁,内涵丰富:
因为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教师还可紧扣语言文字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相关链接中的内容可供参考。文后的“选作题”可在学完课文后布置,再结合“展示台”交流展示。如果有条件,可以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2、介绍“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第二至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探究要有个主题,可找出文章中三个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抓住关键词“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在讨论中明确作者是从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收藏珍贵文物这三个方面,来再现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的。
教学第二自然段,可出示圆明园的平面图,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三园及周围的小园,弄清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小园的分布情况,进而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分辨哪是“月”,哪是“星”。第三自然段的“中外风景名胜”“幻想的境界”概括说明了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园内的景观分为哪几类,可用填空、引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概括,从而体会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的含义。圆明园的瑰丽毕竟已成为过去,单凭读文要学生在脑海里形成生动的形象是比较困难的,教学时可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这样既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有针对性地运用资料解决重点、难点的能力。有条件亦可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他们把最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具体,并表达出来。如,“我仿佛来到了风光秀丽的田野山乡,看到了稻浪滚滚,听到了潺潺流水声,闻到了稻花飘香……”文中提到的景点,要注意唤起学生的学习经历与生活体验,如,有的景观在过去的学习或搜集资料中有所了解,也许有的学生亲自游览过,这都是可以利用的课堂教学资源,要发掘好,从而促进学生的感悟理解。
3、教学“毁灭”这一自然段,要把课后思考题结合起来:
可采用换词、删词法,如,把“闯进”换成“进入”,把“凡是、统统、实在、任意、连”等词语删去,通过朗读、比较、讨论,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有条件的可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也可在读文的基础上,组织说话练习:“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些什么?”进而组织讨论: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多角度感悟写作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果学生提出为什么圆明园会被侵略者烧毁,可适机渗透近现代史教育,让学生了解当时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和无能,进一步布置学生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中国所蒙受的耻辱,了解当今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可把本文的学习与习作中写读后感结合起来,习作内容及早知晓,范文及早阅读,把课文感悟与习作赏析联系起来。
4、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情激情,以读激情,以景激情,以史实激情,特别是要重视以读激情。第二至四自然段朗读时应体现欣赏、赞美、自豪之情,语气自然、从容,语速宜缓,娓娓道来,通过品读、引读、想象读,把学生带入一百多年前的圆明园之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情感起了变化,带着历史的悲愤,朗读时应体现痛惜、仇恨之情,声调可提高,“闯进、统统、凡是、任意”等关键词要读重音。
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要在感悟、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并讲求一定的方法。如,第三自然段可用填空法、引读法概括出几种建筑风格,边背边想象;第四自然段抓住“总—分—总”段式特点进行背诵。
5、本课有14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要注意“损”“宋”是平舌音,“侵”、“烬”是前鼻音,“统”的右边与“流”的右边不一样,不要多写一竖,可采用形近字比较等方法,指导写好“剔”、“瑶”、“侵”、“瑰”等字形较复杂的生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福清天生林艺园
- 大年三十
- 冬天真冷
- 妈妈夸我真聪明
- 游海陵公园
- 美丽的三百山
- 保护家乡的环境
- 奇妙星球历险记
- 我爱家乡的桔子
- 假日见闻
- 我家乡的环境
- 美丽的沙隆达广场
- 美丽的青云山
- 我家乡的景色
- 老师不在的课堂
- 研究经济学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问题(1)论文
- 谈循环经济与青神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1)论文
- 谈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变迁分析(1)论文
- 物权法原则的重新审视
- 浅析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与路径(1)论文
- 浅论外资对我国粮油产业的影响(1)论文
- 浅谈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媒体责任(1)论文
- 探析创新型城市的构建途径(1)论文
-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论文
- 浅论我国开发式扶贫的拓展与完善(1)论文
- 撤销权制度初探
- 有关加强农村村级社区服务建设的探析(1)论文
- 人格权法在民法中的定位
- “物”在民法中的隐喻及其困境
- 研究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资金问题(1)论文
- 《白公鹅》教学设计
- 《白鹅》教学设计
-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白公鹅》教学设计
- 《白鹅》教学设计
- 《猫》教学片段
- 《白公鹅》教学设计
-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猫》教学设计
-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白公鹅》教学设计
- 《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白公鹅》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