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7
《詹天佑》教学设计十八
小学课文《詹天佑》一文主要讲的是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文章开头就说他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是为什么?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看一看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教师应帮助学生把当时当地的情况了解清楚,把文章中所叙述的事同当时的环境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深刻含义。对此,在对教材的处理与整体设计上,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个环节:导预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设计这样两个问题:詹天佑是怎样一个人?课文主要讲了他的什么事?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个环节:导细读——精读课文,理解其深刻含义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紧紧抓住文章的第一句话,即本文中心句,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环境下进行的?
2.修筑京张铁路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
3.为什么说这条铁路的修筑成功是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仔细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学习课文第二段时,我首先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科学落后,工程技术人员缺乏,备受帝国主义欺凌。清政府一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要挟、嘲笑;再加上当地的自然条件非常差(地形复杂、山势险峻),所以说,修筑京张铁路,确实不是一件易事。接着我又精心设计了两个问题:
1.在这样的环境下,詹天佑迎难而上,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决心要为中国人争气)
2.他接受任务后是怎样做的?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克服的?(过渡到重点段落,即4—6自然段)
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克服了种种困难,都与当时当地的情况有密切联系。课文具体提到三个困难:
第一是勘测线路。
这里地势险峻,气候恶劣,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他自己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还常常向当地农民请教。这原因是什么?因为“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第二是开凿隧道。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课文举了两个例子说明工程的艰巨。詹天佑不仅创造性地采用中部凿井法,而且亲自参加实际操作。
第三是设计“人”字形线路。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大,火车爬不上去。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解决了火车爬坡难的问题。
第三个环节:导议读——深化课文,揭示中心
齐读最后一小节,指导学生理解:“成功地修筑京张铁路是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联系课文中心句(开头一句话),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詹天佑的确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第四个环节:导练习——巩固复习重点知识
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动脑、动手,主动参与。如:教师可利用图画的趣味性特点让学生在玻璃板上图示:中部凿井法,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方法。然后选出比较好的图画,用幻灯投影,学生边演示,边说出这种凿井法的好处。让学生用玩具火车在挂图上演示,并说出人字形线路的好处。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这样直观形象的教学,学生印象深刻,而且加深了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四季韵味
- 雪
- 社会责任感
- 我的期中考试
- 可爱的妹妹
- 小木偶历险记
- 名字里的爱
- 兔兔羊日记
- 家
- 我的女孩
- 我的小猫
- 温暖冬至
- 被自己感动
- 老鹰捉小鸡
- 家乡的四季
- 要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确保乡镇政权的存在
- 村民委员会与镇(乡)政府:从附属型向合作型转变
- 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 西部贫困地区农民真心拥护农村改革
- 农村行政村要设立行政办事机构
- 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浅析
- 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模式分析
- 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反思
- 质疑“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关于乡村中国的两种思路
- 发展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的重要性及其实践
- 乡土社会民间纠纷解决与秩序格局——一个法社会学的视野
- 村民自治与农村土地问题
- 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几个关键环节
- 湖南农村零售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 李白“上当”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踏歌
- 诗仙
- 一曲友谊的赞歌
- 李白邮票
- 翰林谪仙剑客──析李白的思想
- 太白酒家
- 后人对李白的评价
- 李白蔑视权贵
- 李白诗歌中的“勾践灭吴”
- 李太白跳月
- 李白和杜甫历史道路的殊途同归
- 《回乡偶书》的故事
- 李白墓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