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詹天佑》教学设计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个性化的朗读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7自然段。
2、习得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体会,为詹天佑的人物形象写有个性特色的点评。
3、创造性地编拟光绪皇帝为表彰詹天佑的爱国和杰出而下的诏书。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4、7自然段。
2、边读边体会,为詹天佑的人物形象写有个性特色的点评。
教学难点:
描写“人”字形线路言语的理解及从中体会詹天佑创造性的杰出才干。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听写词句,引导个性表达
1、听写词句。
词语:(1)阻挠要挟嘲笑(2)朝廷腐败经济落后(3)科技薄弱人才缺乏
句子: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务,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2、引导表达。
(1)用上听写的词句和“在……情况下”的句式说一说詹天佑如何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这个任务的。
(2)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言语来说明,可以不用“在……情况下”的句式,再说一说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任务的。
(如“詹天佑看清了帝国主义侵略野心和卑劣手段,感受着清朝政府对自己无限信任的兴奋,承受着经济落后、人才缺乏、科技薄弱的重大压力,挑起了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重担。”)
板块二:
激趣引路,进入新知学习
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际,一丝不苟地进行工作,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全线竣工,实现了詹天佑提出的“质量高、花钱少、时间省”的目标,清政府为了表彰他的丰功伟绩,授予他一封诏书,出示:
奉天承运,皇帝诏日:
天佑总办,因你
_________________,特封________________
钦此
光绪三十九年
板块三、
学文探究,欣赏天佑人格
1、整体感知。快速默读,课文主要选取了詹天佑在铁路施工过程中哪几件典型事例?
(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2、学习“勘测线路”部分
(1)自由朗读后展示个性化的朗读,重点采用个别朗读的方式,结合师生的评价及自评。穿插集体朗读。
(2)选一句话,把自己体会到的用点评形式写一写对詹天佑的认识。
(如:詹天佑你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怎样为国争光,你这样不分昼夜地工作,身体吃得消吗?)
2、学习“开凿隧道”,“设计线路”部分。
(1)选择学习
(2)小组合作
画示意图,说明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采用的不同方法。
借助“人”字形线路的插图,说说火车的走法。
(3)反馈引导
师激情地:施工时,詹天佑把总工程师办公处迁到南口,八达岭隧道8个月打通,花时极短,整个工程原计划6年完成,结果4年就竣工了,总费用只用了外国承包商索要价的1/5,为政府节约白银28万两。
板块四、
激情朗读,补充皇帝诏书
1、齐读课文最后自然段。
2、举行盛大通车典礼之日,许多人云集北京,那些曾经阻挠、要挟、嘲笑过我们的帝国主义者看到了这一切,他们会怎么说?
教师提供资料:一位外国来宾竖起拇指夸奖:“詹总办匠心独运,真了不起,令祖龙望而夺气。”意思是说,造万里长城的秦始皇看到这条铁路也要被吓昏过去的。
3、声情并茂读课文最后自然段。
4、补充皇帝诏书。
如“天佑总办,因你在国家危难之际,主持修筑京张铁路,且一丝不苟工作,使铁路不满四年全线竣工,为政府节约白银28万两。你的成就将载入史册,朕特封你为铁路大学士,发“勇士”奖章,赏白银五两。铁此。”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流光溢彩的名字,永远记住这个充满智慧、充满魅力的名字——詹天佑。
板块五、
布置作业
1、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用一段话写下来。
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中的拓展练习,任选一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难忘的童年
- 难忘童年(6)
- 我喜欢的一幅画
- 给四川小朋友的一封信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 手拉手活动给远方小学生的一封信
- 给希望小学学生的一封信
-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1
- 给汶川小朋友们的一封信
- 给远方小学生的封信
- 给远方的小学生的一封信3
- 难忘的童年
- 给四川地震灾区朋友们的一封信
- 给西部小朋友的一封信
- 资金调度月报表
- 制造成本预算表
- 实际费用与预计费用比较表
- 预算统计表
- 利润中心产销能力比较
- 现金存款日计表
- 制造成本及毛利管理表
- 料品别收发存月报表
- 制造成本及利益计划表
- 利润中心资产负债表
- 财产保管卡
- 固定资产增加单
- 土地登记卡
- 固定资产增减表
- 成本明细表
- 刑事法学学习方法论(1)论文
- 浅谈档案缩微品的利用
- 加入WTO对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的影响
- 证券法律责任失衡的立法矫正
- 略论中国的管理问题
- WTO,TPP与上海自贸区
- 论证券市场法律责任的立法和执法协调
- 社区公共管理互动机制探析
- 美国证券业的自律监管制度
- 美国碳关税法案与WTO原则冲突
- 试论WTO规则在我国的适用问题
- WTO法律解释的申诉方利益取向
- 论公共性及其在公共行政中的实现
- 再审之诉模式下的再审立案(1)论文
- 中日社会保障体制比较及借鉴
-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太阳》教学设计
- 《四季》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 《小壁虎借尾巴》
- 《兰兰过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打电话》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 《假如》第二课时教案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
- 《小小的船》教案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太阳》教学纪实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