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之二
翻新时间:2022-12-16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自学理解体会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分别出自两人之口的不同含义。
2、掌握自学方法,能做到有效率地进行阅读。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别饿坏了那匹马”的不同含义。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用具: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自学,完成以下要求:
1、初读,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扫除字词障碍。
2、再读,思考。
(1)找出有关提示时间的词句,并根据这些给课文分段。
(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从此;有一次;这天傍晚;很久之后的一天。)
(分段:11;2-3;4-7;8-14)
(2)课文为何以“别饿坏了那匹马”为题?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意思一样吗?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
(第一次是残疾青年叮嘱“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时说的;第二次是“我”担心马饿坏了,急着推门进去时说的。)
(这两次的意思不一样,第二次是“我”真的担心误了喂马时间而饿着马。而第一次,表面上是残疾青年让“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不要耽误时间,饿坏了马。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样一匹马,残疾青年怕“我”因卖马草耽误时间,耽误学习而善意地欺骗了我。)
(课文以这个善意的谎言为题,寓意深刻,串起全文,展现了两个人物的性格。)
二、再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
1、你觉得文中的残疾青年和“我”各是什么样的性格?找出文中的有关语句读一读。
2、自由讨论,答案不强求统一。
三、总结全文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 )忘返 身无( )( ) 片甲( )( ) ( )( )大吉
来之( )( ) ( )流不息 理直气( ) 同心( )力
( )武扬威 废( )忘食 千( )一发 调兵( )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小学生早恋问题
- 我与书的故事
- 打预防针
- 最可爱的人
- “不需要金钱的崇拜者”
- 人,狗,哇哈哈
- 我们班的“开心果”
- 北京一日游
- 保护环境征文
- 家乡的茶叶
- 奇怪的短信
- 难忘的泼水节
- 我爱六一班
- 晚霞
- 养金鱼的科学
- 论知识产权(二)(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中国茶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整合
- 中国的宪法与宪政 (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新时期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起源传承与发展
- 全球化进程需要普世伦理
- 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的借鉴
- 中国玉器的基本知识及文化内涵
- 谈我国本土广告语的民族文化特色
- 宪政、自由与正义 (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國憲政(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永嘉四灵与温州茶文化
- 中国宪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 论宪法学的根本方法
- 谈西汉初期的黄老管理实践及其现实意义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半截蜡烛》教学实录 1
- 《半截蜡烛》课堂实录
- 《珍珠鸟》教案
- 《草船借箭》教案
- 《半截蜡烛》教学后记
- 《半截蜡烛》课堂教学成长纪实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 《穷人》教案(第一课时)
- 《半截蜡烛》综合资料
-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歌
- 《半截蜡烛》练习
- 《半截蜡烛》说课设计
- 《半截蜡烛》走进人物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