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1
学生视角:
每个人的生命里都埋藏着许多回忆,是什么事情值得作者如此难忘?为什么过去了十六年还能这样清楚地记得。作者的父亲------李大钊是个什么样的人?课题的耐人寻味,激发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难点:
了解时代背景和李大钊的相关资料,才能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思考:
这篇课文讲的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从被捕到被害过程中的几件事。文章篇幅较长,离学生实际较远,因此,学生学习兴趣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只有抓住课文内容及文中人物的特点,设计富于挑战性的问题,才会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收集李大钊及其所处时代的背景资料,是降低理解难度,深入体悟内容的关键,也只有如此才能使课文中的革命传统教育因素突现出来,进而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重点:
1、抓住典型事例表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的写法及其好处。
设计特色:
自主探究,合作研读,读中感悟。
信息资料:
1、收集李大钊及其所处时代背景的相关资料。
2、写有思考题目的投影片。
3、低沉、舒缓的乐曲。
教学要求:
1、结合收集的资料,自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李大钊同志与敌人作斗争的光辉事迹,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2、体会文章前后照应的写法,并认识这种写法的好处。
3、自学本课的生字,能结合语境,理解掌握新词。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交流收集的资料,了解李大钊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研读课文。
3、学习交流、讨论合作,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流程:
一、从旧引新,交流材料。
1、你知道中国共产党吗?你知道它的创始人有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主人公就是伟大的革命先驱李大钊(板题)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出发,自然引入。)
2、交流课下收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感知质疑,合作解疑。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在预习的基础上充分读书,读准读通,理清文章层次,在自读的基础上,同桌互读,相互评价。
2、用较快的速度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疑点。
(鼓励学生读书,进而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这样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学生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
3、引导学生交流读书质疑的发现,并结合收集的相关资料和对课文的深刻理解,结组讨论,合作解决。
(分组学习的关键体现在“合作”上,充分地让学生相互讨论、启发、帮助,更重要的是这种“合作”是在学生个体充分“自主质疑”的基础上进行的,扎实高效。)
4、研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重新调整教学,以“学”定教,使主导与主体有机结合。)
三、再读感悟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练习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脚步()的喊声()的态度
()的眼光啧啧的()出神的()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3、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板书:
1、留守北京
十六年前的回忆2、不幸被捕
3、法庭斗争
4、被害之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聪明的小鹿
- 团结,就是力量
- 五个福娃的生命演变
- 小鸭子学游泳
- 蛇变成龙的愿望
- 书包王国
- 牙再也不疼了
- 聪明的小兔
- 猫医生过河
- 老鼠偷玉米
- 两只小老鼠
- 神奇的梦
- 小猴一日游
- 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 狐狸和小白兔
- 2009年企业安全管理年度总结
- 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 镇党委2009年度组织工作总结
- 2009年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5篇
- 2009年小学六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3篇
- 10年小学四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 2009年度县水利局五五普法宣传工作总结
- 2009年度政府采购中心总结及2012年工作思路
- 县2009年妇幼卫生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计划
- 市公平贸易2009年工作总结
- 2009年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3篇
- 小学三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 班主任工作的一点体会与想法
- 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
- 2009年度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 银川地区地下井水的说明
- 论行政诉讼中的暂时法律保护制度(1)论文
- 英国行政决定说明理由研究(1)论文
- 论析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法律规制(1)论文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质与预期(1)论文
- 水荒的浅论
- 黄河河势的演变
- 三峡永久船闸施工高峰期建设监理的实践
- 走向独立社团:中国工会发展之进路选择(1)论文
- 污水回收技术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远景
- 论对行政诉讼撤诉申请的审查(1)论文
- 我国区域行政立法协作:现实问题与制度完善(1)论文
- 五彩缤纷的现代建筑
- 南水北调需要考虑的几个重大问题
- 田绿洲水循环要素变化的特征
- 《窃读记》里的感觉
- 在心灵表白中倾吐,于举手投足间诉说──《窃读记》教学随笔
- 《窍读记》教学反思
- 由一节课想到──《窃读记》教学随笔
- 感悟写法──《窃读记》教学案例
- 《窃读记》教后感
- 《窃读记》教学案例
- 《窃读记》教后感
- 教《窃读记》有感
- 《窍读记》教学反思
- 《窃读记》课堂实录
- 体会窃读的意义──《窃读记》教学案例
- 《窃读记》教学案例
- 《窍读记》教学反思
- 《窍读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