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阳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篇短文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与美丽,说明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朗读课文和认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文中最后一段理解是教学的难点。
预设目标:
1、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山、出4个字。认识2个笔画(竖提,与竖折)与一个偏旁(双耳朵)。
预设流程:
一、初读课文
1、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阳光》这篇课文。你喜欢阳光吗?为什么?(学生说自己的亲身感受。)
2、听师范读:
听了后,你有什么感受。(阳光很美,很宝贵,小作者很喜欢阳光……)
3、自读全文:
5分钟时间朗读全文,可多读几遍。
4、检查朗读:
开火车逐句朗读,要求读准字音。金、晨、进是前鼻音,阳、更、长是后鼻音,长、晨、谁是翘舌音。
5、朗读巩固:
2分钟时间,哪几句不够通顺再多读几遍,或者再读读全文。
二、深入感知
1、阳光像什么?(金子)
2、金子是怎样的?(金黄色,闪亮亮,很宝贵。)
3、为什么说阳光像金子?
(颜色像,都闪亮亮的,很宝贵。)
4、为什么说阳光很宝贵?
①学生读句子:田里……山上……河面……
②指导感情朗读:
a、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什么?(用自己的话来说画面。)
b、选择一句,自由朗读。
c、交流反馈,请三个学生读句子。
d、你最想向谁学习,学着他的样子再读句子。
e、再次反馈,交流朗读。
③拓展:还有谁因为有了阳光,就更好了。(小朋友,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5、阳光有没有跳进过你的窗户?学生说感受。
是的,阳光会你的窗户,我的窗户,他的窗户,阳光是大家的。
6、全文朗读,学生质疑。
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金子不能使禾苗变绿,不能使小树长高。是阳光带给万物生命。)
三、识字写字
1、复习巩固二会字。
①朗读带生字的词语:
阳光、像金子、田野、更绿、更高、河面、长长的锦缎、早晨、拉开、跳进、谁
②在文中找到词语划下来,读给同学听。
③老师报生字,学生在生字表上标序号。
④形声字练习。
出示:早、星、晨、春、香、阳、晚
找一找,这些字有什么特点。(都和日有关)
组词理解。
2、学写四会字。
①学习笔画(竖提,与竖折)。
a、自己寻找新笔画。
b、彩色电线演示新笔画。
c、书空笔画。
②写字练习。
四、扩展练习
1、组词理解:早、星、晨、春、香、阳、晚
2、找找有日的生字。
3、你喜爱阳光吗?写几句话。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小表妹
- 大海边玩耍
- 赛尔号飞船
- 好球!
- 我的文具盒
- 拥抱大海
- 未来的世界
- 夏天
- 香村美景
- 家乡的特产
- 未来的图书馆
- 我的新发现
- 一次朗诵比赛
- 我们的课余生活
- 发怒的书
- 对目前美术教育和美术创作中传统文化的思考
- 中国传统调解制度的现代转型
-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研究
- 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内容解读
- 和谐管理的传统文化视阈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死亡观及其现代意义
-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 关于“孝”与“无后”的辨析
- 中国的“毛泽东热”研究
- 试论刘勰“通变”与叶燮“正变”的可比性
- 闽东传统民居的地理经济选择及文化内涵
- 论川端康成对日本传统审美意识的传承
- 创造性的转化与融合
- 浅谈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及影响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底蕴研究
-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 《珍珠泉》教学设计
- 《颐和园》
- 《珍珠泉》教学设计
- 《陶罐和铁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想
-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观潮》教学设计
- 《观潮》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
- 《观潮》第一课时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