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03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1
【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本设计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与古代文学大师对话,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古文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4、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感悟祖国的语言魅力,从而自觉地吸收祖国优秀的传统的的语言文化。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高山流水》录音或FLASH动画。
2、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1、师:我们来看一下下面一组成语:
展示:
一琴一鹤人琴俱亡琴心剑胆
琴挑文君琴瑟和好琴瑟不调
琴棋书画焚琴煮鹤对牛弹琴
请大家读一读,找出这些成语的共同点。
(成语中都含有一个琴字。)
2、师:谁能再说几个带琴字的词语。
(预设答案:琴瑟、琴曲、琴师、琴意、抚琴、钢琴、月琴、胡琴、口琴、竖琴、小提琴、电子琴……)
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一些词语,可以使我们知识视野更宽阔,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3、师:有一个故事千古传诵,流传至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章《伯牙绝弦》,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我们以往学的都是现代文,也就是白话文,今天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相信大家都能喜欢。
4、板书课题:
伯牙绝弦
齐读课题,解释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从小游戏入手,引发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兴趣。然后激情导入新课,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请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和平时课文的有什么区别。
2、先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谈谈体会。
3、师: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3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4、师: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5、教师范读,相机指导读发。
6、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7、学生互相交流读,教师检查读,相机指导读。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本环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读的空间,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教师以富有激情的富有韵味的范读,把学生带入到语言文字的情景之中,点燃了学生热爱阅读文言文的热情。)
三、探究理解,感悟文本
1、师: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说说“伯牙绝弦”的意思。
(预设答案:伯牙再也不弹琴了。)
2、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
(预设答案: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
(预设答案: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3、师: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后交流。)
4、预设交流1:
我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很喜欢弹琴,钟子期很喜欢听。
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意思一样吗?
(4次。)
师:前面的两个“善”是什么意思?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
(预设答案:啊!好啊!)
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
(预设答案: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
师: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海鸥妈妈有办法
- 我的伙伴
- 逗小妹妹
- 上海游记
- 我心爱的小天牛
- 两只老虎
-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 海鸥搬家
- 三0二班的男子汉
- “冰小子“
- 我的偶像TWINS
- 这算啥
- 给弟弟的一封信
- 玻璃又安好了
- 猫鼠成兄
-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研究
- 试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误区
- 关于神经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几种方法的应用及体会
- 论提升教学质量过程中处理好五种关系
- 浅谈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 浅谈专业建设与高等学校的发展
- 浅论传播学教学改革中多种教学技巧的综合运用
- 2009年大学应届毕业生职业价值观调查分析
- 论析知识社会转型中的知识与大学
- 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传递
- 美国高校教师权利的维护以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活动为例
- 关于深化“两课”教学改革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
- 浅谈中医师承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 试论素质教育中的表扬艺术
- 浅谈对网络社会道德教育的几点看法
- 《荆轲刺秦王》人物形象
- 《荆轲刺秦王》写作特点
- 《荆轲刺秦王》通假字
- 《荆轲刺秦王》难理解句子
- 《荆轲刺秦王》字词解释
- 《荆轲刺秦王》课文评点
- 《荆轲刺秦王》中心意思
- 《荆轲刺秦王》词类活用
- 《荆轲刺秦王》鉴赏点示
-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 《荆轲刺秦王》结构分析
- 《荆轲刺秦王》特殊句式
-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 《荆轲刺秦王》多义词辨析
-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