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9
《猫》说课设计 从“文本课程”到“体验课程”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在教学本文时应该抓住两个要点:一是要深入理解作家对猫各方面性情的描述,学习作家的语言技巧;二是要仔细品味文章中蕴涵着的既显而易见又不着痕迹的感情抒发。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课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下面我就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我的这堂课的设计意图。
一、 丰富语言积累。
《新课标》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儿童语言贫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语言的过程。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增多,语言水平自然提高。这是社会交际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认识、发展智力所必需。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都在于一个人具有深厚的语言积淀。而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天我就是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积累有关成语。如果每节语文课前,我们语文老师都能花上两三分钟的时间,做这样一件事情,相信学生日后将终身受益。
二、 在矛盾处置疑,激活学生的思维。
于无疑处设疑,于矛盾处置疑,往往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文章向大家介绍了几只大猫?”原是无疑之处;而“面对这样性格古怪的大猫,老舍先生一定很头疼了?”这又是文章的矛盾焦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文中找理由、摆事实,忙得不亦乐乎。教师看似随意实则有意的一句话,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积极思维的可能。
三、 重视朗读,重视整体综合感知。
过去在阅读教学中,长期存在烦琐的内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使语文教学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坠失了……《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我今天让学生自己选择去读写猫性格古怪的句子,并且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如本文中对“蹭”字的理解,如果仅仅追求字面上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学生已经过充分的朗读,获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开朗。由于语言文字隐喻性很强,许多词汇可意会不可言传,可体验而无法表达,有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的是“尽在不言中”。正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使符号化的文字被重新贯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赋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对于《新课标》精神的理解,我也是处于学习的阶段,谈不上深刻地领会,今天和大家交流,也仅仅是一种探讨,但愿我抛出砖能引来更多的玉,请各位不吝赐教!谢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雁鸣湖游记
- 桃子
- 快乐的“五一”
- 樱桃
- 为班级做好事
- 一篇日记
- 云台山
- 夏天到
- 未来的交通工具
- 爱国旗
- 初夏
- 我最喜欢吃的水果
- 假如我是一滴水
- 游陕西听说八大怪
- 美丽的农村
- 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语言学教学分析
- 从“像作文”和“不像作文”说起
- 会计电算化培训的几点思考(1)
- 执行新会计准则给银行业带来的挑战(1)
- 《现代汉语篇章语言学》出版
- 努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 索绪尔语言学思想中的任意性思想
- 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为幼儿语言学习披上彩衣
- 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
- 高等数学真得可怕吗?
- 上语言公开课的感受与体会
- 普通语言向图形语言再向向量语言的转化
- 中考作文复习
- 新准则下几种特殊业务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会计核算(1)
- 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对结构主义文论的影响
- 《草原》词语积累
- 《草原》一文重难点精析
- 《草原》教学建议
- 《草原》一文教学建议
- 《草原》的写作背景
- 《草原》一文中心思想
- 《草原》同步练习 1
- 《草原》一文中的近义词反义词
- 《草原》(1000字)
- 《草原》一文中的词语造句
- 《草原》一文词语解释
- 《草原》设计思路
- 《草原》习题精选及答案
- 《草原》练习题
- 《草原》一文课文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