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6
《我要的是葫芦》中一句话教学的启示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讲的是新课程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一个句子的教学。这个句子是“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教师为了让学生领悟到感叹句的好处,让学生与相应的陈述句“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进行比较。老师问学生:“你喜欢哪个句子?说说理由。”结果学生们都一致回答说:“我喜欢第二个句子。”而且都说出了自己的理由,这些理由也很有道理。这时,老师有点慌了。很明显,教师的理想答案是想让学生说第一句好,可学生却偏偏认为第二句好,使老师感到很意外。
帖子的作者问道:“在教学中对于学生这样的感悟,教师究竟应该如何引导呢?是尊重学生的感悟,还是把理想中的正确答案强加给学生?”
我觉得,其所以出现这种问题,不在于是不是尊重学生的感悟,而在于这句话的教学目标出了问题。
认真读读课文,我们发现这句话是课文的重点句,集中表现出那个种葫芦的人不知道葫芦和叶子的关系,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上的虫子的错误认识。这正是后来“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的原因。所以,学习这句话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知道这个人只看到小葫芦,对叶子生的虫子毫不在意,从而帮助理解全文的意思。
课文后面有一个“我会读”的练习,其中第一组句子正好是这位老师教学中比较的两个句子。其目的是通过朗读,体会反问句、陈述句不同语气的句子所表达的情感不一样,而这种比较必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朗读和体会。
因此,关于这句话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联系上下文里说说“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这句话的意思,体会种葫芦人的想法,并通过比较了解使用反问句表达的感情要强烈些。如果依照这个教学目标,按课程标准要求的那样,展开“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与相应的陈述句进行比较,体会这里使用反问句的好处,学生就不会说那个陈述句好了。当然,这个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具体目标,包含在“通过读书,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葫芦与叶子的关系”这个全课教学目标之中。
但是从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这位老师对这句话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是:比较反问句和陈述句,说说哪一句话好,为什么好。难怪没有去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认真理解和体会这句话的意思,而是就句子比较句子。因为二年级学生生活实践中很少遇到过“反问”,他们就很自然地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说,“从第二句话(陈述句)可以看出种葫芦的人觉得有虫子不可怕”,而且“第二句话读着顺口”,一致认为那个陈述句好。
问题还不仅仅如此。为了让学生领悟到感叹句的好处,设计了让学生比较句子这种教学形式,至今是我们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大家为什么会这样做?
原因是语文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我们对语文教学的片面理解或曲解。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习惯于以语文知识为中心,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语文知识(狭义的知识)的教学,似乎离开语文知识就没法教了。既然这里出现了反问句这个知识点,当然要来一番训练,于是就采用了这种为了学习反问句而练习反问句的教学形式。老师没有正确估计二年级学生的实际,贸然提出比较两种句式,学生怎能按照预设的结果去做?就是到了高年级也不一定每个学生都会有比较深刻的体验。帖子的作者也说,自己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也碰到过这种情况。大多数学生一致认为反问句好,但仍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小声说陈述句好。虽然他们说的声音很小,但老师还是能听到的。
我们没有忘记在世纪之交的语文教育改革大讨论。这场大讨论中,杨东平教授的意见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当前语文教育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这句话的教学正是这种技艺之学、知识之学教学的表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绝不是单单进行一些语文知识点的训练就能实现的。
语文就是语文,语文的学习就是学生在自己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和学习一些必要的语文知识,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形成包括各种语文能力和技能在内的全面的语文素养。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从“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中解放出来,切实在自己的教学中体现新的语文课程理念,还原语文教学之美,还原语文教学生动活泼的趣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习阅读,就是一个句子的教学也应该这样。
这些就是《我要的是葫芦》中一句话教学给我们的启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和谐的大森林
- 秋天的景物
- 我最喜爱的季节--夏天
- 校园中的黄桷树
- 有趣的一天
- 我们的教室
- 我爱秋天
- 小猫“咪咪”
- 我的小鸟
- 校园一角
- 我家的小鸭子
- 别开生面的“斗鸡”赛
- 我最喜欢的一件事
- 第一次买东西
- 秋雨
- 2011年公路管理处党委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书
- “创先争优”一句话承诺
- 审计局党员创先争优承诺书
- 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创先争优承诺
- 绿色环保倡议书
- 创建“班级图书角”活动倡议书
- 全运会倡议书
- 党委副书记2011年党员创先争优公开承诺书(2篇)
- 领导干部党性分析材料
- 创先争优本科生党支部实施目标承诺书
- 民政局副局长党性分析材料
- 县民政局领导班子党性分析总结材料
- 学会感恩 自我教育倡议书
- “保护母亲河”倡议书
- 关爱老人倡议书
- 论企业在国内的营销战略及实施方案
- 谈道教与国人审美趣味
- 浅谈卫生服务营销运用于医院健康教育中的意义
- 浅谈从传统社会主义到和谐社会主义
- 中国乳业不同的营销策略
- 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
- 上海中药保健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及监管思考
- 论高校动漫教学中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应用
- 浅析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核心主题词研究
- 谈我国油画艺术的境遇和选择策略
- 权力失衡下医药营销渠道冲突形式与化解
- 谈传统社会主义的认识误区
- 关于传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再认识
- 浅析成品油销售之道
- 我国图书市场状况及营销策略
- 《观潮》教学设计之五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之二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观潮》教学设计之六
- 《观潮》教学设计之三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之三
- 《去年的树》教学设计之一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之一
- 《观潮》教学设计之四
- 《观潮》教学设计之一
- 《观潮》教学设计之二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新型玻璃》教学设计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