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0
《从现在开始》教学反思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在课堂上体现课标精神,我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巧设情境,努力在课堂上体现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和适当的探究学习。
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开发学生学习资源,注重阅读个性化感悟,设计自主、合作的阅读过程。以朗读为主线,以实践为活动为辅助,引导学生联系教材,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读读、想想、说说、议议、演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实践,通过朗读、想象、思考,力求对文本有所感悟。
一、朗读个性化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用、最重要的手段,要把他用“活”,用“巧”,以达到促使学生理解、积累、发展语言、激发情感的作用。在这课中,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个别读、齐读、表演读,把这些方式有机地融合起来,相互渗透。除此外,我还注重朗读的评价,尊重学生意见,读评结合,从而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所蕴含的内容。
二、注重体验与感悟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且这篇文章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体验”一词前后共出现了15次,运用频率之高,次数之多,确为罕见,由此足见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积极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和时空,让学生在自主参与阅读实践活动中,深入课文与阅读材料形成“对话”,从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议论纷纷”“叫苦连天”这两个词时,我并没有让学生以词解词,而是注重让学生先想想:听了猫头鹰的命令后你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接着让他们在小组里说一说,让学生在想、说、议中感悟到这就是“议论纷纷”和“叫苦连天”。显然,在我们的引导下,学生与文本进行了心灵对话,走入了课文情境,与动物同命运共呼吸,急动物之所急,想动物之所想。最后有感于心、化而言之,实现了自我超越。
三、创设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情景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创设各种活泼、有趣的教学情境。如:角色扮演,通过活动让学生去表达、感受、体悟,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读一读、演一演,自主汇报交流,使学生真正拥有尝试、合作、享受成功的实践和机会。在小组汇报展示中,其他学生做到了很好的评议、补充,形成了生生互动积极学习的氛围。我作为一名参与者也启发、评价,在与生互动中真正成为小学生的学习伙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导向
在阅读目标方面,我们第一个要关注的问题是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使德育目标、智育目标和美育目标能够得到综合的体现。本课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通过读一读、演一演、想一想、说一说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让被人按自己习惯的方式生活,这些都体现了阅读教学中主体情感的投入,以及正确的价值导向。
当然本课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遗憾的地方,如:时间允许的话,在教学袋鼠那段时,应增加多种读的方式;在最后讲评生字时,应让学生自己挑选、推荐。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车,还是车
- 感动
- 请不要玷污了纯真的童心
- 我想拥有快乐的童年
- 新学期
- 小径见真情
- 第一次发言
- 雕刻心中的天使
- 美丽的风信子
- 春雨
- 麻雀之死
- 老人的一天
- 失去自由和被他人背叛?
- 校园的早晨
- 爱的旋律
- 关于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 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关于科学发展观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关系研究
- 探析新形势下高等学校人力资源管理
- 简析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法的改革
- 关于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 浅论网络多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改革思考
- 关于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选择与分析
- 浅谈《工程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 关于高等教育人才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 试论社区建立高校预备党员义工服务站的探索与实践
- 试论如何实现校园网络的德育功能
- 浅谈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 关于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 试析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 弗兰西斯·培根谈读书
- 邓拓自杀的前前后后
- “好读书,不求甚解”
- 关于《燕山夜话》的说明
- 读书──健康成长的阳光和雨露
- “强作解人”与“不求甚解”
- 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
- 《不求甚解》备课资料
- 感慨与敬仰──读张帆著邓拓评传
- 读书不妨“不求甚解”
- 《短文两篇》课文赏析
- 邓拓简介
- 培根小传
- 怎样写读后感
- 魂断燕山巨星落──记邓拓最后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