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赠汪伦》片断赏析及反思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诗句的意思,现在请大家分小组根据诗意,练习表演一段“汪伦送别李白”的小品。
学生分小组构思、设计、表演。
师:哪位“李白”和“汪伦”愿意上台表演?请大家认真看他们表演,等会指出他们哪些语言、动作。表情表演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表演得不好,为什么?
(两生表演)
生:我觉得马腾扮演的汪伦喊“李白,等等我,我来送你了”不对,李白应该是听到汪伦的歌声才看见汪伦的。
生:我认为马腾和韦伦一个站在船上,一个在岸边,抱拳说:“多多保重”这句台词用的好。
(很多同学点头笑)
生:从图上看,李白是个大官,他不可能像韦伦表演的那样──自己划船,他应该喊:“船夫,开船!”
(生大笑)
生:(抢说)还有,船应该还没有离开岸边。诗中说的是“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意思是说“李白坐上船刚准备走,忽然听见汪伦合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表演时李白应先喊“船夫,开船”,听到汪伦的歌声后,又对船夫说“等一等”。
(生笑)
生:我喜欢韦伦最后看着马腾说:“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啊!”
生:李白是有胡子的,最好韦伦便用手做捋胡子的动作,边说:“真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啊!”我从电视上看到古代诗人吟诗时最常用的就是这个动作。
(很多学生摇头、晃脑,捋胡须,吟诗)
生:郑老师,我们不知道汪伦应唱什么歌。
师:这确实是我们要思考的……
师:同学们为了完善这个小品,提了很多好的建议,现在仍按小组排练,剧中汪伦唱什么歌依靠集体智慧来编,可以各不相同。好不好?
生:(齐答)好!
师:再演出的小品,希望人物的语言、动作符合人物个性,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做到吗?
生:(大声)能!
……
【反思】
这个教学案例,通过小品表演,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左脑、右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既重视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又激发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从最大程度上挖掘了学生大脑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学生互以评价,使个人的智慧变成了集体的智慧,在互以评价中思维相互撞击,心灵相互沟通,情感相互交融,共同创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课堂成为虚拟的古时送别之地,学生的人格也由此得到升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可爱的小蝌蚪
- 包饺子
- 题目:学滑板
- 爱护小鸟
- 着火了
- 捡垃圾
- 我的好伙伴
- 春雨
- 如果我有翅膀
- 一次开心的值日
- 可爱的布娃娃
- 我的心愿
- 我喜欢的水果
- 小猴学本领
- 学雷锋活动
- 浅谈电影数字特技设计思维
- 从多模态话语角度对中国电影海报的历时分析
- 话语媒体的先行者——凤凰卫视
- 议《李双双》小说与电影的改编
- 浅谈无声电影时代的电影音乐
- 论美国当代电影的话语特色
- 分析数字电影特技的艺术魅力
- 电视剧《蜗居》的接受美学解读
- 对为推动中国影视动画产业发展的探索
- 分析金钱化的好莱坞与艺术化的欧洲电影
- 中国电影中的中国元素以及中西文化的交融
- 女性身份的找寻
- 论冯小宁作品的浪漫民族主义情怀
- 中国电影新势力与电影可持续发展
- 成长电影的不同建构
- 《美丽的小路》教学
- 《要下雨了》一
- 《棉花姑娘》一
- 《美丽的小路》教学二
- 《小小竹排画中游》二
- 《爷爷和小树》教学一
- 《棉花姑娘》二
- 《爷爷和小树》教学二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 《快乐的节日》二
- 《小小竹排画中游》一
- 《四季》一
- 《画》教学
- 《小壁虎借尾巴》二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