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教《灰雀》有感

教《灰雀》有感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9

教《灰雀》有感

《灰雀》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护灰雀,并通过自己对云雀的热爱之情,使小男孩受到感动,并主动送回灰雀,做诚实孩子的故事。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快中投入学习,突破难点,理解课文,并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从而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作为一节交流课,我是如何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受到老师们的好评的,以下谈一谈我的感受。

一、设计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过程中设计好导语就是开好了头,就像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开场,间场中的精彩连话。导语的设计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传达教学的意图,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引子、铺垫。运用实物图片或运用感情描述的语言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景,则能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从而产生共鸣,激励他们进入新的教学情境。

《灰雀》这一课,自然段落较多,因此教学时先理清线索,将课文分成三部分来学习。第一部分是讲有一年的冬天,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非常喜欢公园里三只美丽的灰雀。为了创设情境,使学生也能产生对灰雀的喜爱之情,我课前先在黑板上画下一棵白桦树,枝头上贴上三只可爱的小灰雀的活动图片。问:“列宁在养病期间,有一天他到公园散步,来到一棵白桦树下,看到了三只什么样的灰雀?”学生看到了逼真的图片,结合课文的内容,马上就抓住重点词语来回答。(欢蹦乱跳,两只胸脯粉红,一只胸脯深红的)这样为学生创设了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学生也自然会对这三只灰雀油然而生一股喜爱之情,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为下文做好铺垫。

当教学第二部分时,我先把胸脯深红的灰雀取下来,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可是,有一天,当列宁又来到白桦树下时,却发现了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那么可爱的灰雀不见了,列宁是怎么做的呢?”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却能把学生的兴趣完全调动起来,看到白桦树下少了一只可爱的灰雀,学生们也不由得产生惋惜之情。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好导语,创设逼真的情境,能激发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比较品评,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就容易受到感染,从而强化教育效果。如《灰雀》这一课中,列宁与男孩之间有一段对话,正是从这段对话中体现出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这段对话也是文中的重难点之处。因此,教学时,我通过对话的理解,引导学生领会课文内容,理解角色特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的情感。

首先是通过朗读,让学生进入一种与课文情境相符的氛围中,陶冶学生的情感。朗读时,首先让学生明确男孩受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的感动,心理活动也一次一次地变化着。从原来充满矛盾的心理(想把真相告知列宁又不敢讲出来)到矛盾解开(想要放回灰雀)最终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灰雀送回。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变化正是从他每次说话的内容中体现出来,因此,朗读的语气,语调也应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学生应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设身处地地边朗读边想象,读中入境,读中入情,读中明理,以此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结合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时,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就适当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教师应善于通过所教内容引导学生“晓意”、“明理”。课文讲完后,应对学生“晓之以理”。

我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联系实际,说说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教育?这样,学生就会联系自己做过的事,给予分析明辩是非,最后,对学生“导之以行”:引导学生向小男孩学习,有错就改,做个诚实的孩子,还要保护好鸟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学滑板
童年趣事
快乐的一天
感恩的心
苹果树
友谊
发生在医院里的一件事
小松鼠
有趣的实验
假如我是一条鱼
有趣的辩论会
飞吧,希腊人
我的梦
致灾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100元钱
高中班主任工作计划
红盾护农工作总结
县党委办公室年终工作总结
生产车间月份工作总结
2009年党委秘书工作总结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初二年级组工作总结范文
西河中学学年班主任工作计划
历史教研组计划(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
公司管理月份工作总结 
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二年(1)班班主任工作计划
2009年审计局工作计划
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三下乡培训工作总结范文
西河中学班主任工作计划
论中英文植物词的联想意义差别
如何制定最佳融资决策(1)
正确把握文艺与政治内在的审美联系
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分析与防范(1)
论文学形式的宗教精神
试分析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1)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改革
对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的探讨(1)
浅谈资产证券化融资(1)
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融资策略(1)
中国语境中的文艺美学
“和谐论”文艺美学的理论特征和逻辑构架
国际融资(1)
融资租赁优势分析(1)
以上帝的名义—从《红字》看霍桑的宗教观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5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雨点儿》教学设计6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雨点儿》教学设计7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
《雨点儿》教学设计8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6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
《阳光》教学设计16
《雨点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雨点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雨点儿》教学设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