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多元解读,引发两种辩论 ——《燕子》教学片断与思考
一、辩论一
两个句子中的“的”可不可以省去:
(在学生自读课文、老师巡查时,唐传岳同学提出来的)
1、“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在这一句中,有点同学说不用“的”显得直接点。但有的同学说要用“的”,这里突出了嫩叶是带黄色的,而不是突出柳丝。
2、“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这一句,经过辩论,大家明白了在这里多了一个“的”,朗读中的停顿提升了感情,用“的”比不用好。
二、辩论二
第一、二自然段能否对调:
我昨天在解读这篇课文时,用摄影的画面感来感受课文:
一个摄影师到郊外去拍摄春天的美景,当他用广角缓缓地拍摄着光彩夺目的春天时,突然发现了燕子(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第二自然段)他被燕子吸引住了,马上对燕子来个特写(第一自然段),跟着一直追踪着燕子的活动(第三自然段),直到定格了燕子飞累了,停在电线上的美妙画面。
所以,我认为应该把第二自然段放在开头,这样子画面的流畅性就很强。
早上回来跟游老师讨论,她说调换后变得很寻常,平时都是这样写的,而把燕子放到开头,先突出重点,反而有新意,不妨让学生说说他们的意见。
课堂上,当我提出这个质疑时,让我惊喜的是,没有同学附和我,而是都有自己的思考,“换”和“不换”各占一半意见。
下面是同学的意见:
同学一:不换,把燕子特点放在第一自然段,突出主题。
同学二反驳:换,摄影师无心拍燕子,但被燕子吸引了,这样也可以突出,成为主题。
同学三再反驳:标题是“燕子”,说明摄影师是有备而来去拍燕子的。
还有同学反问我:如果你是摄影师,你想拍燕子还是拍春天?
在这个辩论结束后,我引导学生这样看待文章的结构:
写东西,不要千篇一律,如果个个都按照一样的顺序写,还有味道吗?如果我想突出什么重点,我先写什么,再写其他。
跟着让学生翻开单元的习作,提出准备要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第一金属于谁?
- 暑期工作
- 中国女排
- 体操个人全能
- 老枪王义夫
- 中国跳水队
- 我的暑假
- 我最喜欢的中国体操队员
-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 开幕式大猜想
- 奥运与健身
- I missed my par At college(在大学我想念我的父母)
- 我的暑假
- 中国队能否夺得最多的金牌?
- 无题
- 如何快速看懂结构施工图
- 工程技术人员的十大忠告
- 浅谈价值工程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 简谈如何设计建筑节水型住宅
- 房地产开发创新研究
- 住宅设计中存在问题刍议
- 智能建筑市场要注重经济性
- 迅速提高看图识图能力
- 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措施探讨
-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 浅谈钢筋工程的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
- 人防电站施工图总结
- 建筑工程常用术语解释
- 办公楼毕业设计说明
- 某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一
- 《我不是最弱小的》重点问题探究
- 《我不是最弱小的》随堂练习-----提高篇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考点练习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三
- 《我不是最弱小的》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案(二)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二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之相关新闻
-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案一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四
- 《我不是最弱小的》之老师语录
- 《我不是最弱小的》写作指导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整体阅读感知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雷锋精神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