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6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听单志明老师执教的《画杨桃》有感
《画杨桃》是支老师上得相当成功的一堂课,单老师敢于去挑战,不为别的,就为这,我们就该为他鼓掌。单老师短短的三年教龄,却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我们也该为他喝彩。
单老师在这一节课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处理得较好,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把握入点,板块教学
这节课的教学,单老师紧抓“老老实实”一词切入教学,并以此为突破口,将文本分成三大版块:“我”的作画态度、“同学们”的心理转变、“老师”的言行举动,由此整合推动实施建构,逐层挖掘“实事求是”的内涵──“老老实实作画”,“老老实实评价他人”,“老老实实做人”,层次分明,脉胳清晰。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我觉得我们对文本的解读不够,我曾请教过名师,你们是怎样去解读文本的,他们的答案是统一的,他们说如果你觉得自己悟不出什么时,你就去读课文,一遍两遍甚至几十遍,读着读着,课文中含着的意思就出来了。其实这不就是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吗?是的,一个老师能把课文读得多深,学生就能读得多深。从单老师对文本的把握,课堂中对学生的引导,对学生及时的评价等,可见单老师的文本解读能力较强,文字底蕴较深。
二、指导朗读,丰富语感
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这节课上,单老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找出在看到“我”的画后,老师和同学们的各自反应,重点找出他们说的话,动作和神情,通过不同的态度进行对比,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借此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读好人物的话。尤其是同学的两次回答,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两次回答内容相同,但是语气却不同,这里既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从中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一环节中,学生在课文中找得很准确,而且在朗读时孩子们的语气很好,让听得人很容易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心理,也达到了学生对文字理解和朗读的训练目标。
三、教给方法,培养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学有法,贵在授法。课标中也明确指出中年级的阅读要求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如在初识“实事求是”板块中,单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你是如何理解我这种老老实实的作画态度的?可以联系上文1~2段结合句子去发现。”在丰富“实事求是”板块中,单老师又是这样引导的“联系上下文读读2~18小节想一想,怎么读才能读出两则对话不同的味?自己有收获了,就和同桌一起分享,合作读一读。”
正所谓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任何一堂课都是有缺陷的,没有缺陷的课堂是遗憾的,整堂课,学生完全照着老师的预设走,可以说课堂十分流畅,但如果这堂课教师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再多一些的话,或许就会有未曾预约的精彩,或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赶集
- 青山常在净水常流
- 掉牙记
- 家长课堂
- 学书法
- 月亮上的"文物"
- 我的好伙伴——铅笔
- 假如我是一朵云
- 我的朋友安悦
- 酷署的夏日
- 我为啥要读书
- 一年之后
- 热胀冷缩的原理
- 自作自受的风筝
- 我的爷爷
- 对地方影视设备技术探索
- 以制度创新遏制腐败:中国转型期的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研究
- 反“劫贫济富”与民主化管制
- 乡镇自治:根据和路径——以20世纪乡镇体制变迁为视野
- 网络小说与影视艺术的利弊
- 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的起点吗?
- 选举中各环节的漏洞与对策
- “组合竞选制”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 对影视娱乐化的审美心理学解读
- 探讨电影视觉语言审美特点
- 对香港电影《桃姐》的人情伦理评介
- 叙事时间的形态探究
- 中国百年民主化尝试的再思考
- 议影视广告中的情感因素应用
- 信访制度存废辨——兼谈中国信访制度的变革之道
- 《小小的船》 教学设计
- 《借生日》教学设计一
- 《比尾巴》 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组教学设计三
- 《雪孩子》教学设计一
- 《四季》 教学设计二
- 《借生日》教学设计二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组教学设计二
- 《影子》教学设计
- 《小小的船》 教学设计
- 《四季》 教学设计一
- 《阳光》 教学设计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组教学设计一
- 《静夜思》 教学设计
- 《雪孩子》教学设计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