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9
《观潮》课后反思
钱塘江江大潮浙江省,真正能到过钱塘江的小朋友很少,能有幸看到“天下奇观”壮景的小朋友更少。因此,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真正感受钱塘江大潮的汹涌之威,咆哮之势,感受到大潮的动态之美是教师教学预设中要考虑的主要问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自己在以下几方面做得比较成功:
一、抓住重点语句,品词析句,感悟课文内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着重描绘了钱塘江大潮来前的风平浪静与潮来时的惊涛浪吼形成鲜明对比,尤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潮水由远推近,有如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教学时,我从整体入手,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有关“潮”的句子,朗读并感知作者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和描写方法。在学生初步感知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之后,引导学生品词析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惊叹大潮的奇观,然后回归整体,朗读背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明显地感到,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对钱塘江大潮的认识逐步加深,赞叹、惊讶之神逐步显现。
二、以“声”、“像”辅助释疑解惑
在教学过程中,电教手段的适当运用,能创设情景,提供感知,发展情感,促进理解。在本节课中,对于“闷雷滚动、人声鼎沸、山崩地裂”的理解,在学生初步了解之后,媒体配以声音,对“如线的潮、横贯江面的潮、如墙的潮和如万马奔腾的潮”的句子的教学时,在学生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媒体配以相应的画面,帮助了学生理解,促进了学生朗读,感觉效果较好。
三、以“读”促思通文
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也是检查理解的手段,更是以文悟道的途径。《观潮》从声、形、色三方面描绘赞美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想象鲜明,富于感染力。有感情地朗读既有助于理解课文,又能更好地受到感染。这堂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读法:课始的教师激情朗诵;课中学生的自读和齐读相结合;理解后的感情朗读和课尾的背诵。读的形式多样,以读引思、以读促思、读思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语文课永远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永远都拥有残缺的美丽。下课之后,我总觉得在品词析句的时候处理过于琐碎,有损于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狼与羊》的启示
- 我是一个调皮鬼
- 母爱
- 猜测中的军训
- 操场上
- 爱——妈妈的无私付出
- 妈妈带我逛超市
- 打预防针
- 我家养的金丝鸟
- 看妈妈拖地
- 中国少年
- 我的小电筒
- 有趣的魔幻球
- 动物园看花孔雀
- 妈妈病了
- 重庆建设内陆开放型城市的战略分析(1)论文
- 析劳动合同、雇佣合同和劳务合同关系
- 长三角创意产业集聚区经济空间的治理问题(1)论文
-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网络交易安全呼唤立法保障
- 加快推进贺州城镇化建设的思考(1)论文
- 大力发展吉林省服务业以促进就业(1)论文
- 论居民身份证的查验和扣押制度
- 辽宁省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1)论文
- “思想”与知识产权保护之关系探讨
- 当代关于福州“温泉之都”旅游品牌电视传播策略(1)论文
- 福建省三都澳在海峡西岸建设中发展战略的思考(1)论文
- 警惕《物权法》成为发展的桎梏
- 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
- 浅谈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
- 人生二境
- 《人生》重难点讲解
- 《人生》能力训练与素质培养
- 《人生》学习指导
- 《人生》反思体验
- 生与死
- 也许,这个世界毫无高贵性可言
- 《人生》问题探究
- 由聋而哑
- 谈人生价值
- 人生的价值
- 《人生》素质教育新学案
- 《人生》学法指导
- 《人生》研读赏析
- 《人生》多音字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