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9
《白鹅》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应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这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具有奠基作用。反思《白鹅》一课教学,我着重考虑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想象能力的培养以及语文素质的内化等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热爱语言的情感: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应善于挖掘教材语言的魅力,点燃学生对语言的情感火花。如:第1自然段作者为了表达喜爱之情把白鹅称作“雪白的大鸟”。我抓住这个语言的训练点,先引导学生自悟,再激趣引读: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丰子恺老爷爷,从好友手中抱过这“雪白的大鸟”,舍不得放下,一路抱着走回家。抱着它,感觉得到它的温度;挨着它,感觉得那羽毛的爽滑,那该是怎样一种喜爱啊!让我们脑中边想象边再读读。
2、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
“想象”是学生学好语文的翅膀。我多次设计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想象的环节。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学生找出一个能表现白鹅叫声特点的词,从这个词,你能想象白鹅在干什么,好像在说什么?把你想象到的在词语旁写一写,或者用图画来表示。
(“厉声大叫”“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等词语十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白鹅叫声的特点。我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词语,动手批注或画画,调动形象思维参与解读文本,从形态、声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既培养了学习方法和习惯,又丰富了语言积累。实践证明,学生对想象的环节是喜闻乐见的,这从他们乐此不疲的表情中就能看出。)
3、重视学生语文素质的内化:
内化是形成语文素质的心理机制,外因都要通过学生主体这一内因来实现。在课堂充分学习阅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总结出本文的写作特点,然后问学生你愿意把自己当作一只高傲的白鹅,向别人介绍自己吗?
接着出示“快乐写话卡”:
我是一只__________的白鹅。
(该练习题很灵活,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练习,既可以灵活运用本课的词语,进行语言重组,又可以拓展思维,有创意地表达。)
让学生充分经历阅读教学的“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的语言学习过程。课文是读与写的例子,创设这种由内化到外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真正做到一课一得。
总之我打破了传统的串讲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增强了学习兴趣,也增强了积累知识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某些环节处理得过于细致使后面时间不够;课堂气氛虽然较好,但有时目的性不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两只蝴蝶
- 爷爷和自行车
- 保安和狗
- 团结就是力量
- 《小贝流浪记》缩写
- 收徒风波
- 大海的哭诉
- “会武功”的小蚂蚁
- 小狗“看鞋”
- 小猪求师
- 好朋友的叹息
- 石雕椅子的烦恼
- 小猫和小兔子
- 收徒风波
- 未来的书本
- 国家审计在走向善治的国家治理中的若干问题
- 浅析如何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基层干部管理中的作用
- 全过程跟踪审计在高校新校区工程建设项目监督中的应用
- 公共治理视野下的政府审计责任观浅论
- 关于企业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几个难点问题的探讨
- 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跟踪审计方法研究
- 高校信息化建设审计策略研究
- 试论地方审计机关推动国家治理的传递机制
- 从经济卫士到保健医生:广州移动内部审计角色的演变
- 以风险性为导向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 提高会计审计质量和会计监督的策略探讨
- 重构我国国家审计模式思考
- 国家审计及质量内涵刍议
- 浅议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经济责任审计
- 浅析广告媒体传播效果评估项目过程中的审计质量控制管理
-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七
-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四
- 《称象》随文识字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二
- 《称象》讲读教案设计及评析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五
-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五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
- 《称象》 四步程序式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三
-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六
- 《司马光》教学设计之三
- 《称象》教学设计之一
- 《称象》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