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翻新时间:2023-08-05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苏老师在《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的教学中有这样的一个环节:
教师出示两个句子,让学生观察比较:
1、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
2、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像鸟类。
生1:我发现第一句话比第二句具体,多了一个“逐渐”和“越来越”。
生2:我觉得这些词具体写出了猎食性恐龙是怎么变成鸟的。
生3:用了“逐渐”和“越来越”这样的词,我知道猎食性恐龙不是一下子变成鸟的。
……
由这一个教学片段,我又想到了阅读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教什么?《飞向蓝天的恐龙》为典型的科普说明文,教师能挑战这类文章上公开课,精神可嘉。很显然,象这样的文章,“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教学重点之一,也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如果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很容易偏离语文教学的宗旨,游离于语文教育目标之外,上成科学课或者其他课。难能可贵的是,苏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即教什么)有十分清楚的意识,教师关注到了知识背后语言文字、表达方式、并设计了比较句子的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比较中观察发现科普类文章的语言特点,感悟表达的准确与科学。
怎么教?语文教学是一个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感悟的过程。应该说上面的片段教学体现了这个特点,但是,还很不够,具体地说,感悟科普性文章语言表达的准确与科学,不能只是停留在比较分析的层面,一定要内化到心灵!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内化。在这一点上,教师处理的不够灵活,或者说是不够全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感受乡村
- 表哥,你听我说
- 渴望丰富多彩
- 换位人生
- 地震兄妹
- 人之常情
- 蝶变
- 举手投足之间
- 感受乡村
- 国殇之后,唯有坚强
- 彼岸,灯火阑珊
- 鸟的评说
- 触摸都市
- 彼岸花动出发
- 我爱这个七月
- 拱拟教:职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逾径
- 生命忧化成长理念下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 摆脱幼儿教师的言说困境
- 试论项目教学法——以中职学校为例
- 论现代幼儿教师应具备的科学素养
- 男性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影响因素探析
- 第四章资讯经济:新经济的产业支柱
- 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角色压力因素及对策
- 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1)
- 我国房地产投资风险识别及控制(1)
- 男幼儿教师在困境中的自我专业发展
- 浅谈信息网络资源对幼儿发展及现行课程的影响
-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质和构建模式(1)
- 知识经济与情报研究
- “富士康事件”对我国当前民营企业管理的启示
- 《乌鸦喝水》教案一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1)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8
- 《司马光》教学札记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3
-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
- 《司马光》的教学遗憾
-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2
-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2)
- 《乌鸦喝水》教案2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一
- 《乌鸦喝水》教后札记
- 《乌鸦喝水》教案
- 《司马光》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