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翻新时间:2023-08-05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苏老师在《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的教学中有这样的一个环节:
教师出示两个句子,让学生观察比较:
1、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
2、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像鸟类。
生1:我发现第一句话比第二句具体,多了一个“逐渐”和“越来越”。
生2:我觉得这些词具体写出了猎食性恐龙是怎么变成鸟的。
生3:用了“逐渐”和“越来越”这样的词,我知道猎食性恐龙不是一下子变成鸟的。
……
由这一个教学片段,我又想到了阅读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教什么?《飞向蓝天的恐龙》为典型的科普说明文,教师能挑战这类文章上公开课,精神可嘉。很显然,象这样的文章,“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教学重点之一,也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如果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很容易偏离语文教学的宗旨,游离于语文教育目标之外,上成科学课或者其他课。难能可贵的是,苏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即教什么)有十分清楚的意识,教师关注到了知识背后语言文字、表达方式、并设计了比较句子的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比较中观察发现科普类文章的语言特点,感悟表达的准确与科学。
怎么教?语文教学是一个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感悟的过程。应该说上面的片段教学体现了这个特点,但是,还很不够,具体地说,感悟科普性文章语言表达的准确与科学,不能只是停留在比较分析的层面,一定要内化到心灵!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内化。在这一点上,教师处理的不够灵活,或者说是不够全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寻找春天的脚步
- 谁和谁好
- 小兔种萝卜
-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 精彩的吹气球比赛
- 夏天的颜色
- 希望的田野
- 我的妈妈
- 袋鼠相扑
- 美丽的公鸡
- 蘑菇该奖给谁
- 不结桃子的桃树
- 我从中得到了启发
- 我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 爬山
- 西校区北教楼地下室
-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 强夯技术的特点
- 用城市主题文化发展理念来谋划城市
- 家居设计步骤全面解析
- 轻型真空井点降水法
- 试论沥青混合料集料离析的控制方法
- 房屋工程后浇带与施工缝部位质量控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混凝土搅拌机安全操作规程
- 建筑设计中常出现的问题
- 预算编制中经常出现的图纸问题
- 空间划分基本概念
- 益陶平瓦施工方案
- 加强对施工现场签证单管理和监督
- 《燕子》解析与测评
- 《燕子》教案4
- 《猫》阅读欣赏
- 《燕子》片段赏析:生动的五线谱
- 《燕子》说课稿1
- 《燕子》说课稿2
- 《燕子》文章结构分析
- 《燕子》作者郑振铎 生平及作品
- 《燕子》教材说明
- 《燕子》教案2
- 《燕子》课后练习:语言准确性的训练
- 《燕子》教案3
- 《燕子》同步练习
- 《燕子》词义辨析
- 《燕子》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