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翻新时间:2023-08-05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反思
苏老师在《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的教学中有这样的一个环节:
教师出示两个句子,让学生观察比较:
1、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越来越像鸟类。
2、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像鸟类。
生1:我发现第一句话比第二句具体,多了一个“逐渐”和“越来越”。
生2:我觉得这些词具体写出了猎食性恐龙是怎么变成鸟的。
生3:用了“逐渐”和“越来越”这样的词,我知道猎食性恐龙不是一下子变成鸟的。
……
由这一个教学片段,我又想到了阅读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教什么?《飞向蓝天的恐龙》为典型的科普说明文,教师能挑战这类文章上公开课,精神可嘉。很显然,象这样的文章,“把握文本所承载的科学知识,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教学重点之一,也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如果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很容易偏离语文教学的宗旨,游离于语文教育目标之外,上成科学课或者其他课。难能可贵的是,苏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即教什么)有十分清楚的意识,教师关注到了知识背后语言文字、表达方式、并设计了比较句子的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比较中观察发现科普类文章的语言特点,感悟表达的准确与科学。
怎么教?语文教学是一个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感悟的过程。应该说上面的片段教学体现了这个特点,但是,还很不够,具体地说,感悟科普性文章语言表达的准确与科学,不能只是停留在比较分析的层面,一定要内化到心灵!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读,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内化。在这一点上,教师处理的不够灵活,或者说是不够全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魔术云
- 参观生态示范园区
- 去生态示范园
- 一件让我深感后悔的事
- 峨眉山览胜
- 六一游
- 六月一日
- 诚实是宝
- 夏日·童年·蝉鸣
- 爸爸的诗
- 儿童节去公园玩
- 第一次骑自行车去远方
- 贪吃
- 儿童节,我真快乐
- 我喜爱的乒乓球动员-马琳
- 浅议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涵义与实现
- 论汉字的文化学价值
-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与对策
- 论企业风险管理审计
- “语法化”问题
- 叙事的生命冲动
- 原型与汉字
- 追求最好的企业管制
- 论民营企业管理审计的应用基础
- 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学界几个问题的思考
- 试论现代社会经济特征下的企业财务审计
- 发挥内审职能作用 保障央行稳健运行
- 我国汉字识别研究的新进展
- 抓住文本品析语言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缘起
- 体现“自主”的阅读教学──《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案例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 《阿长与〈山海经〉》有关资料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杂谈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 《山海经》简介
- 做一名语文老师真幸福──看《亲爱的爸爸妈妈》一课光碟后的教学反思
- 《亲爱的爸爸妈妈》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堂实录
-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学设计
- 在兴味盎然的阅读中有所得──《亲爱的爸爸妈妈》之教学一例
- 《亲爱的爸爸妈妈》课堂实录
- 祝福,难忘的长妈妈──析《阿长与〈山海经〉》
- 《阿长与〈山海经〉》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