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课后练习>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一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一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一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2 个生字。正确认读“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童年美好的往事更是一种享受,充满了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作家琦君的童年,一同去欣赏美丽的桂花雨。(板书课题。)

2.桂花:也称木樨,木樨科。常绿乔木,高达 15 m,树冠卵圆形。叶对生,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花簇生叶腋或顶生聚伞花序,黄色或白色,极香,花期中秋。核果椭圆形,蓝紫色,翌年夏初成熟。原产我国西南、华中等地,今各地普遍栽培。变种较多,有金桂、银桂、四季桂。是传统的名贵香花,城市绿化、美化的重要树种。桂花经蜜饯后,可做各种甜食。

二、检查预习

1.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桂花的名句。

因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脾,历代文人墨客经常用美好的诗词歌颂它。你们读过哪些有关桂花的名句来跟同学交流一下好吗?

2.抽名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从未听说桂花会下雨。那“桂花雨”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故乡院子里的桂花和帮妈妈摇桂花的事。“桂花雨”是指好多桂花落下来,就像下雨一样。

三、自读自悟,细读悟情

1.自读自悟。(出示思考题。)

(1)默读第二至六自然段,看看桂花给作者带来了哪些快乐?勾画出有关的词句。

(2)把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给同桌听。

2.细读悟情。(讨论交流。)

(1)重点理解句子。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①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②画出描写“我”摇桂花的句子。

a.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b.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c.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四、品读体会

1.八月桂花,十里飘香。“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母亲为什么这么说呢?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着桂花,收获着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做的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她生活的全部空间。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唯我的,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会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呢?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2.“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又”字说明作者不止一次地想起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只是这次母亲的话使她又一次想起了故乡童年的快乐。淡淡的一句话,却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已植进了她的生命,成为她幸福童年最美好、最耐人回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六、板书设计

7.桂花雨

桂花香 摇花乐 思乡浓

思绪回到故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金色的鱼钩》缩写
时髦女郎
忘不了老师
绣墨梅的妈妈
记一个印象深刻的人
我的叔叔
假如我会了七十二变
乐于助人的她
小足球赛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
重病之人
竞选
二百年后的地球村
我家的淘气包
《金色的鱼钩》缩写
论鲁迅《复仇(其二)》中的宗教意蕴
浅析沈从文自由主义文学思想初探
简析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
简论用材料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试析教师的课堂组织与引导
浅析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浅谈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当代价值及基本策略
浅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应用型大学教师必备素质分析
试析民办高校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试析课题的中小学教学研究联盟建设策略
试析对法学专业综合性模拟实训的几点思考
浅析教育生态学视野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教师生态定位
试析高职院校以“文”化人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中国当代都市女性写作的性别主体意识
《可贵的沉默》 重难点分析
《检阅》 趣闻故事
《将相和》
《绝招》 考点练兵1
《绝招》 考点练兵2
《绝招》 重难点分析
《争吵》 教案讲义1
《绝招》 整体阅读感知
《争吵》 趣闻故事
《绝招》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争吵》 教案讲义2
《争吵》随堂练习 提高篇
《绝招》 范文习作
《绝招》 知识点精析
《绝招》 教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