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长相思》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长相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地诵读《长相思》,进一步感受词的抒情韵律。

2、通过想象、质疑、情境诵读,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重点】

在想象、质疑和情境诵读中,体验诗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感悟诗人天涯行役的相思之苦和相思之深。

【教学难点】

在移情想象中建构“故园”的丰富意象,体味“故园”的文化意蕴。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长相思》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美好的感情。正如唐代诗人杜甫所说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出示)

2、让我们走进本组以“思念故乡”为主题的课文,用心体会作者的感情吧!

(出示导语中的阅读提示:阅读课文的时候,要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者事情表达出来的。)

3、今天我们先学习《5、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词:《长相思》

4、解题、质疑:

⑴ “相思”什么意思?

(思念)

⑵ “长相思”就是什么意思?

(读题)

⑶ 这首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陪同康熙皇帝出征山海关,祭祀长白山的途中写的。

⑷ 看到这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相思谁?为什么相思?怎样相思?为什么长相思?)

(你们提的问题都很有探究价值,我们一起走进词中探索吧)

二、初读《长相思》

1、自由读,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为止。

2、指名读,提醒读音的词语:聒 更

结合诵读穿插讨论:“更”为什么要读平声?另一个读音是什么?怎么组词?

⑴ 查字典理解“更”的意思。

⑵ 理解“风一更,雪一更”。

⑶ 小结学法。

3、指名读全文,读准字音:

(读后学生评价。)

师: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停顿节奏才能把词读有板有眼。

4、指名读,评价并讲明该怎样停顿:

(出示词,划出节奏)

齐读。

上下阙的停顿。

过渡:同学们可真会读书,要是了解了词的内容,老师相信大家会读得更投入,更有韵味。

(回顾质疑的问题)

三、读懂《长相思》

师:好!?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注意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注释,然后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默读《长相思》。

(学生默读词并思考词的意思,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1、师:相思谁?从哪里知道?

2、师:作者为什么会思念故乡和亲人呢?

(板书)

生:作者远离家乡。

师: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从哪里知道?

(指名多位学生回答)

师小结:他身在山海关、高山上、岸边、船上、帐篷里。他经过了崇山峻岭,经过了悬崖绝壁,经过了荒山野岭,经过了险滩急流,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板书:身在征途)

师:想象行军队伍在征途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难?从词中你知道什么?

生:“风一更,雪一更”知道天气恶劣。

(课件)

过渡:同学们,作者在行军途中历经千辛万苦,尝尽了酸甜苦辣,作者怎能不想自己的故乡,不想自己的亲人呢?他怎样想呢?怎样相思呢?

3、作者怎样相思?想到怎样?

(睡不着,心碎了)

题目中哪个字体现了?这就是相思前要加一个“长”的原因了。

师:同学们,作者身在征途,心却在想故园。这是一种什么感受?

师:身在征途,心想故园。我们可以想象作者的那份矛盾、痛苦、煎熬的感情。怀着这份感情,大家齐读《长相思》。

(放背景音乐。)

4、想象词的意境: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作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画面,仿佛看到了他抬头仰望孤独沉思的画面。看,在这风雪交加的的夜晚,他来到帐篷外,他在看什么?想什么呢?

(指导看图)

5、想象作者故园的情景:

师导: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

师:交流纳兰性德的资料。

(家庭及兴趣,特长)

师:了解了纳兰性德的这些情况,让我们展开想象:作者在故园白天可能朋友做什么?晚上可能和家人做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出示)

(学生写片段。)

师:好,孩子们,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走到纳兰性德的故园去看看,在他的家乡有着怎样画面和情景。谁来?

师:多么温馨,多么快乐,多么美好的生活呀!但是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没有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师:谁来读《长相思》?在这里没有故园的宁静,没有家乡的温暖,在这里有的只是──

(师范读《长相思》)

师:在这里,没有与志趣相投朋友骑着骏马到野外打猎的舒畅,在这里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师:在这里没有在暖暖的灯光下与家人一起聊天的温馨,这里有的只是一起读──长相思。

(指名读《长相思》)

师: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

(学生齐读)

四、拓展

师:同学们,《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那一颗破碎的心,读到现在为止,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想家,你为什么不回家呢?谁来替纳兰性德回答。

师:好!同学们,你们道出纳兰性德的心声。(板书:心系祖国)这个问题纳兰性德也曾问自己,就在这次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两句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谁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1、理解大意。

(你知道他在问什么吗?)

2、纳兰性德“轻离别”吗?从词中哪里看出不是轻离别?

师:孩子们,请你们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妻子、孩子、父母、兄弟)

3、学生扮演各种角色问纳兰性德,并且用“夫”“儿”“父”等代替“君”。

生:还有深深思念他的妻子。

师:对!你就是纳兰性德的妻子,你问一问纳兰性德,孩子你问。

生: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妻子问丈夫,那个“君”字改成──

(学生说问“夫”)

师:是啊!孩子们,许许多多的人,他的父亲,他的妻子,他的儿子,他的兄弟,还有他的朋友都在问纳兰性德。我们再读。

生齐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纳兰性德不是轻离别呀!他也舍不得离开亲人啊!但是他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他责任重大,他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他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了《长相思》中了。

(学生有感情朗读《长相思》。)

师:长相思呀长相思,为了他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化做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教师出示“长相思”三个字,放音乐)

师:(看板书)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

(生齐说:长相思)

师:让我们跟随纳兰性德一起走出帐篷,眺望远方的故乡,深情地吟诵。

(齐读《长相思》)

五、作业

1、收集思念家乡的其他古诗词。

2、以《长相思》为内容,制作自己喜欢的书签。

【板书设计】

长相思

身在征途

心想故园

心系祖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奥运记事
我学会了自由泳
我的一个星期天
金色的海滩
4×100米接力赛
秋季田径运动会
游览榕洽生态园
我学仰泳
美丽的西沪港
100元钱
找硬币
我当值周生
做不倒翁
网上游戏
放烟火
网络化:出版信息管理的必由之路
关于烟汽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管理的调查报告
智能型伺服放大器的设计
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有关法律问题的探讨(1)论文
论网络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企业改制时期的劳动关系问题研究(1)论文
向劳动分工和市场竞争要学术“精品”(1)论文
计算机系统分析员论文-企业集团的信息管理系统应用
基于PROTEUS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世纪之交的劳动法发展(1)论文
谈论单片机在“智能化”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企业改制中劳动争议案件问题之浅析(1)论文
构想网络时代的出版业
论《劳动法》在“引智”工作中的适用及其法律调整(1)论文
风险管理在新能源电池开发及生产中的应用
《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文补写
《穷人》中传神的“哦”
《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本剧
《别饿坏了那匹马》相关链接
问出一片新天地──《穷人》教学新探
“香甜甜”的滋味──《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案例
就这样被感动──《别饿坏了那匹马》听后感
整合问题 简化目标──《穷人》教学设计浅谈
给语文课“松绑”──兼评《穷人》一课的教学
一咏三叹,意犹未尽──《穷人》一课教学谈
读《别饿坏了那匹马》有感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杂谈
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穷人》教后随笔
让世界充满爱──读《别饿坏了那匹马》后感
研读品悟 精读体会──《穷人》教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