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09
《狼牙山五壮士》导入新课教学反思
每上新课,教师如果只是用抽象的语言直接提出几个问题,然后由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的方法导入,很难将所有学生的思维都调动起来,要让学生能够及时进入角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导入教学技巧,要善于创设情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情感升华,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探究知识奥秘的兴趣。
本课的导入,我力求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使学生在了解抗日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同时,进一步体会五壮士的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因此新课导入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学生配乐(抗日战歌)讲抗日英雄故事
二、教师激情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故事,老师一直想讲给你们听,故事是这样的:在解放军的一个连队里,至今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每天早晨点名时,连长喊马宝玉、葛振林……队列里一片肃静,没有人应答,直到点到第六名战士的姓名时,才有人答“到”。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个英雄连队的前5名战士曾在抗日战争中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颂歌。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壮的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那硝烟弥漫的战场。展示课题。
三、齐读课题,从这个题目中你能知道什么?(地点、人物)
如果说“五壮士”只是告诉我们事件的主要人物,那我认为用“五战士”也可以表示为什么这里要用“五壮士”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壮”字的?
四、那么在狼牙山上围绕着“五壮士”发生了什么事呢?结果怎样?
学生自读课文,进入新课学习。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
1、教师的一段激情导入比较好:
尤其是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当时把全部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教师身上,激发了学生探求答案的愿望。从而很自然地将学生带人到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情节中。
2、课题解得好:
通过学生对课题的理解,紧紧抓住“壮”字,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的中心所在,便于学生牢牢地把握文章的情感线索。
不足之处:
1、学生配乐讲故事的情境、气氛虽然有利于他们快速进入角色,但花费一定的时间,影响了整堂课的教学进度。这个环节可以通过课前安排一节实践活动课来完成。这样,使学生的参与面更广,效果会更好。
2、揭示课题、点明中心,想法很好。但在解题的同时应在“壮”字下板书重点符号。使学生一目了然。
3、点题后,应及时引导学生:“那么你认为文章中哪些地方突出了五壮士的英勇、壮烈?找出印象深刻的句子或者让你感动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这样,就顺理成章的过渡到第一课时自读自悟的学习方法的培养上。
由本课导入设计反思使我想到:虽然我们已经站在了新课程改革的最前沿,但总是不能彻底的解放思想,经常不敢相信学生,生怕他们不会,说不出来,总喜欢按照自己所设计的问题循规蹈矩地牵着学生走,结果往往事倍功半,适得其反。反思这节课后,后来的课文教学我都试着根据文章的特点采用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结果效果非常好,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极高,普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尤其是在16课《珍珠鸟》的教学中,学习居然抓住了我心中已设计好的板书要点,我惊讶、折服。老师们,把机会让给学生吧,多给他们一些“自由”的空间,他们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最喜欢的玩具
- 流浪的小猫
- 喜迎奥运爱我漳州
- 《吃蓟的驴》读后感
- 奥运赛事观后感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成绩发表之后
-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 一个矿泉水瓶
- 啄木鸟
- 菊展
- 迎奥运
- 我家的星期天
- 街板
- 快乐的节日
- 创设音乐情景在古诗教学的作用研究
- 浅谈我国批准逮捕程序司法审查制度构建设想(1)论文
- 汽车服务营销的特点及营销策略研究
- 凄美深婉的帝妃爱情故事研究
- 论李渔小说“新奇同质”思想在喜剧风格中的体现
- 广告\语言与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
- 分析纤维艺术呈现形式
- 摄影艺术创作中比较手法的意义
- 高等院校《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实践及思考
- 论艺术创作的基本道理
- 有关企业营销能力的内涵及服务营销能力的建构
- 医院服务营销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 浅论石油公司体制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浅论改革开放以来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启示
- 市场营销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 《灯光》 教学设计A
- 《顶碗少年》 美文欣赏
- 《手指》 美文欣赏
- 《手指》 随堂练习训练
- 《灯光》 重点字词梳理
- 《灯光》 老师语录
- 《手指》 趣闻故事
- 《手指》 同步作文话题设计一
- 《手指》 教案二
- 《灯光》 教学设计B
- 《手指》 整体阅读感知
- 《手指》 重点问题探究
- 《灯光》 重难点分析
- 《灯光》 随堂练习提高篇
- 《手指》 教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