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6
教学要因学生变化而变化──教《少年闰土》有感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先生的作品《故乡》。课文通过回忆,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聪明能干的乡村少年闰土的形象。
文章中有一段对闰土外貌的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五六年前我讲这篇课文时,学生很容易就从这段文字中体会出:闰土身体健康,很受父母宠爱。时过六年,学生在品读这段文字时竟然有了匪夷所思的答案。对于紫色的圆脸,有的学生说:“闰土家里穷,穿不上棉衣脸被冻紫了。”还有的说:“闰土中毒了,所以脸又黑又紫。”大多学生都对此种看法点头称是。我惊诧过后,很快便明白了同学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想法。现代社会里,环境污染、伪劣食品充斥于孩子们的生活中,由此引发的中毒事件也时常在媒体上有所报道。况且,城市的孩子鲜有参加劳动实践的,也没有机会接触农民。没有体验何以理解“紫色的圆脸”就意味着健康呢!
记得五六年前讲这篇课文时,“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是教学的难点。当我按照惯有的教学经验,准备带着学生细细分析这句话含着的意思时,好多学生都举起手来说他们读懂了这句话。有的说:“鲁迅和他的朋友都是地主少爷、富家子弟,他们娇生惯养,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不和社会接触,所以见识很少。”有的说:“他们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虽说有父母宠爱,但是就像那笼子里的金丝雀,不能接触社会,不能接触大自然,生活中便少了很多如闰土那样的乐趣。”更难得的是,还有的学生把这句话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谈碰壁”和“救助车夫”两件事联系起来理解。他们说:“鲁迅从小在与闰土的接触中,了解到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与劳动人民结下深厚的感情,产生了对他所生活的封建地主家庭的不满与憎恶,才使得他成年后走上革命道路,经常帮助穷苦的劳动人民,以笔为武器,抨击、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
课堂上的这两个意外,看似意外,细细想来应在意料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认知标准和价值观念,以及推理、判断能力都与以往的学生有了差异,如果我们教师墨守陈规,不能以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学生,考察学情,相信将会有更多的意外发生。
《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材没有变化,但是教学时间、教学对象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的教学重点,教学思路和方法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时时焕发出新的活力。
课堂上的这两个意外,看似意外,细细想来应在意料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认知标准和价值观念,以及推理、判断能力都与以往的学生有了差异,如果我们教师墨守陈规,不能以发展的眼光去认识学生,考察学情,相信将会有更多的意外发生。
《少年闰土》一课的教学,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教材没有变化,但是教学时间、教学对象发生了变化,那么我们的教学重点,教学思路和方法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时时焕发出新的活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刀杆节
- 老北京的春节习俗
- 畅谈理想
- 5只手指的对话
- 奥运年的民族精神
- 我的理想
- 澳门年俗
- 粉笔唰唰
- 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
- 那达慕
- 学习英雄事迹,弘扬民族精神
- 手指“V”
- 桂林春节习俗
- 满族
- 苗族
- 浅析化学史教育融入化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 探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有效的原则和方法
- 关于建立三峡库区特色文献资源馆藏的思考
- 地方文献的征管用
- 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研究综述
- 试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形式能力
- 浅谈工科院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初探
- 浅析“配电网综合自动化技术”课程网络学堂建设的分析
- 西北地方文献的源流、发展及特点
- 浅谈现代教育观指导下的发展性评价机制的建立
- 地方文献与西部开发
- 浅论高校师资培训模式的创新发展
- 试论《高级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及对策
- 论文献收藏的地方特色
- 地方石刻资料的收集与利用
-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训练素材
- 《小鹿的玫瑰花》重难点分析
- 《一粒种子》
-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提高篇
-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一
- 《小鹿的玫瑰花》随堂练习-----巩固篇
- 《小鹿的玫瑰花》整体阅读感知
- 《笋芽儿》趣闻故事
- 《小鹿的玫瑰花》之老师语录
- 《笋芽儿》教学目标
- 《小鹿的玫瑰花》同步写作范文
- 《小鹿的玫瑰花》习作指导
- 《小鹿的玫瑰花》教案二
- 《戏答元珍》
- 《笋芽儿》课前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