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层层推进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案例及评议
一、分步揭题,创设感情基调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文学巨匠,有着硬骨头精神的人是──
2、出示有关鲁迅形象的投影。指名读图片下的文字说明。“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真理,追求光明,坚持不懈地战斗。”
“在鲁迅逝世九周年即1945年时,他的侄女周晔写了一篇回忆文章,记录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
3、周晔写文章回忆他的伯父鲁迅先生。鲁迅又是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所景仰的人,称作先生。
二、解词析义,把握感情脉络
1、默读课文,了解一下鲁迅先生在他的侄女儿心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阅读后学生谈了自己的初步认识。)
2、随机学习生字新词。你觉得哪个词自己读得最棒,请你清楚、自信地读一读。
(学生跃跃欲试地。)
3、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怎么办呢?
(学生讲可以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
⑴ 学生动手查字典,弄懂了“囫囵”“恍然”“悟”等字词的意思。
⑵ 运用丰富的体态语,引导学生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
⑶ 联系语境弄懂“追悼”等词的意思。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脑海中呈现人们追悼鲁迅先生的场面:“有的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晚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堆满了整间屋子……”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
⑷ 用找近义词的办法理解“爱抚”一词的意思:
爱抚(疼爱、关心)。
(由“爱抚”一词,教者饱含激情地巧设过渡语:鲁迅先生不幸逝世了,周晔再也得不到伯父的疼爱了,因而──)
三、内外沟通,渲染升华感情
1、过渡语引出第一部分的关键语句:
“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2、设问:
“同学们读这一段时,心情怎样?”
生:沉重、悲痛。
3、肯定地:“大家的心与作者是相通的。当时作者还小,不知道伯父是谁,对伯父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感到惊异,你们通过课外阅读,对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纷纷拿出自制的投影片,把所摘录的内容展示在大家的面前:鲁迅先生的事迹感人至深,他用笔作武器,与敌人作毫不妥协的斗争;他的文章像“匕首”像“投枪”,敌人恨得要死、怕得要命;他在病中坚持写作、与敌人斗争到底;他爱憎分明。甘做人民的孺子牛……学生通过广泛的课外阅读,列举一个个生动感人的事例。)
4、进一步激情:
“鲁迅先生真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然而他过早地离开了我们,这怎不令人悲痛万分!”
(再次引出第一部分的关键语句。指名读、突出关键词语读、集体读。学生用心评读着,沉痛追悼这位文学泰斗、这位充满斗志的大写的人。)
5、设问:
为什么我们才学了课文的一部分,心弦就被打动了呢?
(学生能从写作特色等方面进行总结。)
6、生小结:
学了这一课,我们最深的映象是:人民爱戴鲁迅,作者运用了由果索因的写法。课文具体写了有关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评议】
由以上教学过程可以看出这是一节充盈着真情的课,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教者首先分步揭题,创设一定的感情基调;然后运用多种方法有创意地解词析义,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感情脉络;在此基础上把课内外知识相沟通,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形成了教学的高潮。教学中教者用层层推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入境、入情,与课文的作者周晔同爱同悲,充分感受着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现了语文能力、思想和情感的同步提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开心的一天
- 西瓜陪我过夏天
- 骄傲的小鹿
- 丰富多彩的暑假
- 勇敢的小男子汉
- 钉纽扣比赛
- 贴鼻子
- 缝纽扣比赛
- 贴鼻子比赛
- 母爱无价
- 缝纽扣比赛
- 缝纽扣比赛
- 缝纽扣比赛
- 我们来玩贴鼻子
- 我的小弟弟
- 入党申请书范例9
- 预备党员转正申请范文
- 一名员工的思想汇报
- 民族精神不可灭!民族脊梁不可断!
- 学生类思想汇报
- 十六届四中全会
- 入党志愿书(好就给我鼓励吧)
- 观电影有感
- 职业类思想汇报
- 在线党校
- 看了反腐方面的文章后的感触
- 在预备期的感想
- 培养党员的四种意识
- 入党申请书范文*首发
- 入党申请书范例10
- 论“以人为本”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新策略
- 分析瑶族民间舞蹈“跳盘王”的音乐特点
- 论儿童古筝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 浅谈汽车故障诊断时的思路问题
- 浅论中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定位的思考
- 论高速公路机电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业主代表在项目建设中现场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 宁波绕城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与探索
- 论我国公路养护与管理
- 浅论当代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
- 学海无涯“乐”作舟——浅议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
- 试谈儿童舞蹈教育的规范性
- 在歌唱中怎样求得气息的支持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三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三
- 《数星星的孩子》系列设问教学设计
- 《找春天》一
- 《数星星的孩子》讲读教学设计
- 《找春天》二
- 《数星星的孩子》“潜底反浮”教学设计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一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二
-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二
- 《恐龙的灭绝》教学设计之二
-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三
-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之一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