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一夜的工作》说课设计
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十三课《一夜的工作》。课文讲的是作者陪同总理审阅稿件目睹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歌颂了总理不辞辛苦的工作精神
和简朴的工作作风,抒发了作者崇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有两个意图:一是使学生受到总理伟大人格的熏陶。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小事和平实的语言展现人物伟大精神的表达方法。为此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习课文,体会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简朴,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
2、领会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2、3两个目标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体会最后两个自然段,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则是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师生收集总理生前相关的录象和文字资料。
说教法学法: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为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疑问导读法”,即以读为经,以问为纬,读、思、议、辩结合,营造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氛围,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无为而治”的教学境界。
说程序:
(一)激趣导入,质疑定标。
首先师生谈话,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总理生前的相关资料,初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然后教师自然导入:“让我们跟着作者何其芳一起走近总理办公室,感受一下他一夜工作
的情形。”板书课题后对学生发问:“看到题目,你产生了哪些疑问?”“这些问题你想怎么解决?”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自主阅读状态。
(二)整体感知,读中悟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然后在全班交流“通过读书,你都读懂了什么?”教师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
(三)研析设问,精读感悟。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我仍然以学生自主质疑、释疑为主线,指导学生在交流、倾听、研讨、争辩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1、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再和同座交流一下。
2、结合文章的重点内容每个小组给其他小组提出一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同时教师出示教学提示:
(1)请分组讨论。(2)按照课文内容设计问题。(3)问题里必须有“为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词语。
问题从学生中来,是学生关心的,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这样的问题更有吸引力,更有挑战性。
3、全班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问题,组内合作研讨,组间争辩讨论,教师进行相关的引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老鹰捉小鸡
- 我家来了“不速之客”
- 吃西瓜大赛
- 快乐的星期天
- 猎人惭愧了
- 开学典礼
- 使我后悔的一件事
- 我的梦想
- 今天,我真高兴
- 铺路人,我想对你说
- 制作沙包
- 台风来了
- 一次时空旅行
- 动物也要有幸福的生活
- 啊!猎人不要伤害我的伙伴
- 直面过度教育
- 关于小学语文四年级人教版教材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浅谈如何培养高中地理教学创新能力
- 浅谈工科大学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 论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
- 关于课程生态观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 关于英语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 关于搞好实习工作提高实习质量
- 党校干部素质教育课程设计探析
- 学校公民教育: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
- 谈提高师范生对教师角色的意识水平促进职业性格的形成
- 对工科大学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 教师角色与教育改革
- 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 论信息社会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 构建自主开放的课堂────特级教师刘志春《将相和》精彩课堂实录
- 演·说·写──我教《将相和》
- 《将相和》人物评论记
- 从《将相和》谈语文合作学习
- “余音绕梁”,更添精彩──《将相和》教学有感
- 运用“教扶放”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将相和》一课教学及反思
- 《将相和》一课教学反思
- 语文的回家之旅──《将相和》教学反思
- 精心设问、充分讨论、激活思维──《将相和》教学片断有感
- 教学《将相和》有感
-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 我眼中的蔺相如──《将相和》教学一得
- 还一个真实给学生──《将相和》教学品评
- 长文短教的短与长──《将相和》教学反思
- 以说促读 长文短教──《将相和》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