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3
朗读·理解·诵读──我教《学弈》
文言文是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从小学开始,让学生接触一点文言文,初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对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很有好处。《学弈》这篇文言文通过弈秋教两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先说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然后讲假如让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指出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文章不仅思想内容好,而且短小精悍,文字较为浅显,适合小学生学习。
本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是首先遇到的问题,所以我把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从理解课文方面看,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涵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点在让学生参考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只有句子的意思弄懂了,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因此,我把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重点来突破。
怎样处理重点与难点的关系,即怎样处理“朗读”与“理解”的关系呢?教学中,我是这样操作的:
一、反复朗读,读通全文
课前,布置学生自己试着朗读课文,黑板上的提示语是:“课前能读通课文的同学是学习文言文的天才。”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一个个摇头晃脑,叽哩呱啦,读得十分起劲,都想成为“天才”。上课一开始,我首先请同学自愿上台朗读课文,几个学生竟然读得很流利,只有几处断句欠准确,我对学生大加赞赏。接着自己把课文范读一遍,做到有声有色,流畅自如,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与白话文在朗读上的区别,即速度要放慢,自然停顿要得当。学生得到启示后,再反复练习朗读,读的形式有自由读、互相读、指名读、集体读等。通过练习,全班学生基本上能够熟读课文。
二、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读多了,内容也就大致了解了,课堂教学的第二步是进一步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首先请学生说一说这篇古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开展自学活动,学生结合课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黑板上的提示语是“能自己弄懂每个句子意思的同学是学习文言文的奇才”。同样,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有的一边看,一边做笔记;有的一边看,一边自言自语。几分钟后,教师检查自学效果,让学生重点说说以下几个句子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
2、使弈秋诲二人弈。(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
3、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4、思援弓缴而射之。(想拉弓引箭射天鹅。)
5、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与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可棋艺不如人。)
6、为是其智弗若与?(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通过以上自学、检查和讨论,学生理解了每个句子的意思,最后试着把每个句子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整个故事的内容就掌握了。
三、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
句子的意思弄懂了,再反过来练习诵读,朗读的效果就会大不一样。首先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我让学生根据句子的意思在原文上标出自然停顿,个别地方把握不住,老师加以指点,然后根据停顿提示练习正确朗读。如: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学生朗读达到了完全正确、熟练的程度,最后练习背诵,学生就能轻松过关。此时黑板上的提示语是“最先背过这篇文章的同学是良才”。
这堂课通过朗读──理解──诵读,不紧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学习文言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失败是成功之母
- 四季的脚步
- 小桃仁
- 梨子提琴
- 重阳节
- 月亮船
- 看《福娃奥运漫游记》
- 爸爸,我想你
- 可爱的橘树
- 小熊请客
- 爱惜粮食
- 家
- 生日蜡烛
- 星星
- 庆祝国庆
- 牙克石林区冬季奶牛饲养管理技术
- 出版产业链: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1)
- 浅谈路途运输价钱构成机制变革
- 怎样当好一名农村小学校长
- 尊重关怀期待——论述邓小平的教师观
- 新形势下跨国并购的发展趋势探讨(1)
- 促进广西北部湾可持续发展(1)
- 试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1)
- 试论民营企业的信息化改造(1)
- 试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 浅谈规范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思考
- 浅谈提高教师健康水平的重要意义及其途径
- 我国公立中小学校教师地位的法理学论析
- 浅谈企业业务外包策略
- 房地产市场主体利益目标及其规制分析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十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十一
- 《要下雨了》识字教学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四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之二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五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二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四
-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六
- 《小小的船》教学评析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三
-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