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水彩画的基本技法
1、干画法和湿画法:
干画法是一种多层画法。用层涂的方法在干的底色上着色,不求渗化效果,可以比较从容地一遍遍着色,较易掌握,适于初学者进行练习。表现肯定、明晣的形体结构和丰富的色彩层次,是干画法的特长。
干画法可分层涂、罩色、接色、枯笔等具体方法:
⑴ 层涂:
即干的重叠,在着色干后再涂色,一层层重叠颜色表现对象。在画面中涂色层数不一,有的地方一遍即可,有的地方需两遍三遍或更多一点,但不宜遍数过多,以免色彩灰脏失去透明感。层涂象有色下班重叠,事先预计透出底色的混合效果,这一点是不能忽略的。
⑵ 罩色:
实际上也是一种干的重叠方法,罩色面积大一些,譬如画面中几块颜色不够统一,得用罩色的方法,蒙罩上一遍颜色使之统一。某一块色过暖,罩一层冷色改变其冷暖性质。所罩之色应以较鲜明色薄涂,一遍铺过,一般不要回笔,否则带起底色会把色彩搞脏。在着色的过程中和最后调整画面时,经常采用此法。
⑶ 接色:
干的接色是在邻接的颜色干后从其旁涂色,色块之间不渗化,每块颜色本身也可以湿画,增加变化。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表现的物体轮廓清晰、色彩明快。
⑷ 枯笔:
笔头水少色多,运笔容易出现飞白;用水比较饱满在粗纹纸上快画,也会产生飞白。表现闪光或柔中见刚等效果常常采用枯笔的方法。
干画法不能只在“干”字方面作文章,画面仍须让人感到水分饱满、水渍湿痕,避免干涩枯燥的毛病。
湿画法可分湿的重叠和湿的接色两种:
⑴ 湿的重叠:
将画纸浸湿或部分刷湿,末干时着色和着色末干时重叠颜色。水分,时间掌握得当,效果自然而圆润。表现雨雾气氛、湿润水汪的情趣是其特长,为某些画种所不及。
⑵ 湿的接色:
邻近末干时接色,水色流渗,交界模糊,表现过渡柔和色彩的渐变多用此法。接色时水分便函用要均匀,否则,水多向少处冲流,易产生不必要的水渍。
画水彩大都有干画、湿画结合进行,湿画为主的画面局部采用干画,干画为主的画面也有湿画的部分,干湿结合,表现充分,浓淡枯润,妙趣横生。
2、水分的掌握:
水分的运用和掌握是水彩技法的要点之一。水分在画面上有渗化、流动、蒸发的特性,画水彩要熟悉“水性”。充 分发挥水的作用,是画好水彩画的重要因素。
掌握水分应注意时间、空气的干湿度和画纸的吸水程度。
⑴ 时间问题:
进行湿画时间要掌握得恰如其分,叠色太早太湿易失去应有的形体,太晚底色将干,水色不易渗化,衔接生硬。一般在重叠颜色时,笔头含水宜少,含色要多,便于把握形体,以可使之渗化。如果重叠之色较淡时,要等底色稍干再画。
⑵ 空气的干湿度:
画几张水彩就能体会到,在室内水分干得较慢,在室外潮湿的雨雾天气作画,水分蒸发更慢。在这种情况下,作画用水宜少;在干燥的气候情况下水分蒸发快,必须多用水,同时加快调色的作画的速度。
⑶ 画纸的吸水程度:
要根据纸的吸水快慢相应掌握用水的多少,吸水慢时用水可少,纸质松软吸水较快,用水需增加。另外,大面积渲染晕色用水宜多,如色块较大的天空、地面和静物、人物的背景,用水饱满为宜;描写局部和细节用水适当减少。
3、“留空”的方法:
与油画、水粉画的技法相比,水彩技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留空”的方法。一些浅亮色、白色部分,需在画深一些的色彩时“留空”出来。水彩颜料的透明特性决定了这一作画技法,浅色不能覆盖深色,不象水粉和油画那样可以覆盖,依靠淡色和白粉提亮。在欣赏水彩作品时留意一下,会发现几乎每一幅都运用了“留空”的技法。
恰当而准确地空白或宛浅亮色,会加强画面的生动性与表现力;相反,不适当地乱留空,易造成画面琐碎花乱现象。着色之前把要留空之处用铅笔轻轻标出,关键的细节,即或是很小的点和面,都要在涂色时巧妙留出。另外,凡对比色邻接,要空出对方,分别着色,以保持各自的鲜明度。有的初学者把不必要的空的形状空了出来,然后顺沿轮廓涂描颜色,还有的把该空的地方顺沿轮廓空得很死、太刻板,失去生动感。空的既准确又生动,是技巧熟练的体现。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就会熟能生巧。
4、笔法:
笔法即用笔的方法。用笔与用水、用色是紧密相关的,作画时每一笔均含水与色,或水多色少,或色多水少,或水色适中。笔在纸上运动会出现笔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笔触”从笔触可以看出作画时的笔法。画纸的粗细,画笔的硬软,运笔的快慢,根据物体的结构,笔法变化多端,有点有线,刚柔渴润,从表现物象的形与色出发,恰当地用笔增强塑造性和画面生动性。水彩画面积较大的涂色,水分的渗化将笔触隐没,趁湿重置色彩笔触感觉含蓄,较干时作画,笔触清晰可见。着色过程中一刻也离不开用笔,越是接近完成用笔越重要,其笔触不再被覆盖,暴露无遗地展现给欣赏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火车站上的悲剧
- 纪念5.12汶川大地震
- 蚕
- 快乐的乡下人家
- 紫藤
- 春到九山湖
- 铅笔变形记
- 游太姥山
- 一件令人恼火的事
- 热爱生命
- 游太姥山
- 南郭先生应聘
- 难忘的学滑冰
- 象山石浦一日游
- 法制知识教育会
- 特岗教师转正申请书
- 教师转正定级申请
- 新农合民政救助申请
- 2011年公务员转正申请书
- 公司实习生转正申请报告
- 公司出纳转正申请书
- 公司研发中心试用员工转正申请报告
- 晋升中级主管护师申请书
- 加入学生会宣传部申请书
- 休产假申请书
- 学生会申请书范文3篇
- 公司新入职应届毕业生转正申请书
- 校级文明班级申请书
- 大学院系学生会主席申请书
- 奖学金申请书
- 人工智能法律系统的法理学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 因欺诈订立的合同效力之比较研究(2)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法治与市场经济的内在契合性(2)法学理论论文(1)
- 信息时代公共领域的结构与功能法学理论论文(1)
- 我们有死的权利吗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转换①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权力腐败的法律监督法学理论论文(1)
- 系统政治学对系统法学的启示法学理论论文(1)
- 论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的基点法学理论论文(1)
- 试论法官素质的提高法学理论论文(1)
- 西方法治产生的深层历史根源、当代挑战及其启示
- 立法价值及其选择法学理论论文(1)
- 欺诈概念辨析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欺诈和广告欺诈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法学理论论文(1)
- 论法治与市场经济的内在契合性法学理论论文(1)
- 《普罗米修斯》教学设计(A、B案)
- 《太阳》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法二例
- 《蝙蝠和雷达》
- 《她是我的朋友》第一课时教案
- 《长城》教学设计
-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A、B案)
-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
- 《西门豹》
- 《西门豹》教学片断实录与评析
-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人教课标版
- 《珍珠鸟》教学片断
- 《燕子》为例谈看图学文的教学
- 《太阳》教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