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称象》第二课时
课文特点:
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曹冲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从中可以看出曹冲是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电教,并练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称象,让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范读课文
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却写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
三、出示目标
通过学生的质疑导入目标。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A:称象这件事的时间:
古时候。
B:大象的来历:
人家送给曹操的。
C:人物:
曹操,曹冲,官员们。
2、当时曹操什么心情?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
过渡:曹操看到的那头象是什么样子呢?
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来)
默读画……句,这句话是个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
2、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可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呢?
3、谁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
4、官员们看着这头象,发出了议论,议论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5、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
6、谁能把议论的语气读出来?
过渡:大家都在认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议论,曹操却提出了问题,官员们是怎样回答的呢?
六、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官员们想出哪
几种称象方法?用(……)画出来。
2、曹操听了他们的话怎么样子,为什么会这样?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4、谁能试着读读这段,看谁体会得最好?
指名读——评议——分角色读
过渡: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话都不满意,这时七岁的曹冲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曹冲的称象的办法是怎样的呢?
七、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说一说: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
2、做实验突破难点
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老师一边演示。
然后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耻面一条线。
(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民学看插图。
过渡:曹冲这样做对吗?他到底称出大象的重量没有?
八、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
2、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九、总结全文
1、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2、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森林奥运会
- 送给幼儿园老师的诗
- 企鹅
- 小白兔
- 小兔子
- 我的奶奶
- 滑旱冰
- 节约用水
- 水盆中的月亮
- 玫瑰蝴蝶
- 包饺子
- 我
- 龙兄弟
- 秋天
- 下雨了
- 美感与灵性-美感性质新解
-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 政府的规模与范围(下)
- 论民事抗诉制度的程序法定位(1)论文
- 谁才是有权者?-北大医院非法行医案析(1)论文
- 论未成年人受侵害的过失相抵(1)论文
- 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
- 试论图书馆信息传播中的知识产权(1)论文
- 我国民事诉讼上诉审制度之检讨与重构(1)论文
- 论不真正连带债务.(1)论文
- 寻找新的市民生存形态--论池莉作品的转向
- 民主与自由——从理念的分析谈中国民主建构
- 试论唐代佛教寺院壁画的历史分期
- 孙中山与民国宣誓制度之建立
- 中国自由民主和法治的开端与挫败
- 《画》教学设计10
-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 《画》教学设计2
- 《画》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小壁虎借尾巴》讲读教案设计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二
- 《画》教学设计9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之三
- 《画》教学设计1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之三
- 《画》说课设计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之二
-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学设计之一
- 《画》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