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1-12-21
文风方面的毛病
在毕业论文中,除了要注意观点、材料和语言方面的毛病外,还要注意发扬健康优良的文风,注意克服不良文风。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文风问题,在延安整风时,他就写了《反对党八股》,把文风问题和党的作风,和整个革命事业联系起来。
1958年,毛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条中指出:文件、文章应该具有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章“三性”也就是对优良文风的三个基本要求。
1.准确性。准确性就是文章的科学性。
好的文章必须是科学准确,合乎实际,要能够真实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文章的准确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即:文章的观点要准确、材料要准确、语言要准确。
观点要准确。写文章,目的是为了宣传某种思想,说明对客观事物的某种看法,并给人以指导。
这就要求作者有正确的立场,要自学地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积极向上的思想,鼓励人们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文章的观点准确,还要求文章必须要反映事物的本质,这“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被、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
材料要准确。材料是文章观点赖以存在的依据,要使文章写得准确,富有科学精神。
文章所使用的材料必须要真实可靠,准确无误。语言要准确。
语言准确是文章准确性的重要条件。2.鲜明性。
文章的鲜明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对所表现客观事物的态度要鲜明。文章要有鲜明的倾向和爱憎;一是文章的观点(主题)要鲜明。
从理性方面讲,主要是是非分明;从感情方面讲,主要指爱憎分明。要观点鲜明,首先要明确地提出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文章一开头就提出分清敌友的重要性,使全篇文章有了重心,起了突出文章观点的作用。
除了问题提得鲜明外,还要靠恰当地运用材料,对问题进行深刻有力的分析,使文章有说服力。3.生动性。
文章写得生动,使人爱看,有吸引力,才容易取得好的效果。要把文章写得生动,材料必须具体形象,在写作中尽量运用形象具体的材料来说明问题。
在写作中要带有感情。感情和思想内容是文章写作的基础。
一是以理服人,一是以情动人。写文章笔下常带感情,才能打动和感染读者。
还要注意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不良文风有种种表现形式,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废话连篇。
说空话、说废话,有的“甲乙丙丁,开中药铺”,通篇不得要领;有的则重复罗唆,叫人看了生厌。2.华而不实。
粉饰做作,不懂装懂,华而不实。文章应该具有生动性,但生动应该以充实的内容做基础;文章也应该有充沛的感情,但这感情应该来自内心。
应该是真情实感。如果是生编硬造,雕琢粉饰,任意夸张,那就适得其反。
3.半文半白。有些人在写论文时,白话句中加上文言词语,在文言句式中又生硬夹杂白话词语,或时而白话句,时而文言句,两者不能协调。
这种语言,读起来也十分别扭。4.语言无味。
有些人写文章语病并不很多,但文章总是写得死气沉沉,干干巴巴。这除了内容方面的原因之外,不注意学习语言是个重要原因。
有的人掌握的词汇很少,不会用生活中活的语言,写出的文章总是显得干巴巴,像个瘪三。5.生吞活剥,洋腔洋调,而内容陈腐、故作艰深,也是文风不正的表现。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文风问题是个作风问题,它是作者立场、观点、思想方法和思想作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表现。
要克服不良文风,首先要在自身的修养和锻炼上下功夫。还要注重实践,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接受群众的监督,提高自己。
同时,还要认真读书,注意学习前人的经验,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myself
- My Family
- Mr. Wang
- My teacher
- Introduce myself
- Baking a cake
- 写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 一封信
- My home
- A Dream
- My Home
- my room
- My Study(我的学习)
- My father
- Water
- 大学班级管理计划
- 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书
- 小学安全演练方案
- 初中理科教研组计划
- “缅怀革命先烈”清明扫墓仪式的过程
- 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思路
- 中学中考备考方案
- 班级文化建设保障措施
- 优秀班级评比方案细则
- 县交通系统党建工作思路
- 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 街道工作要点
- 四年级班级管理方案
- 班级文化建设具体措施
- 新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 论影视教育中的影视文化与审美认知
- 加强民主法制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欧洲民法典草案及其对我国民法典制定的借鉴意义(1)论文
- 论商标权的本质及其异化(1)论文
- 民主化进程中的乡村关系
- 迪斯尼动画电影中的音乐艺术魅力
- 论碳排放权的准物权和发展权属性(1)论文
- 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思考
- 债权受偿顺位省思-基于破产法的考量(1)论文
- 关于我国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系统深思维(1)论文
- 国外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
- 消费者撤回权的正当性基础(1)论文
- 完善各级人大代表与选民、选举单位沟通渠道的思考
- 对影视广告限时的思索
- 韩国青春偶像剧的大众文化审美属性
- 《画》说课设计
- 《画》教学设计1
- 《画》教学设计2
- 《画》教学设计9
- 《画》教学设计3
- 《画》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 《画》教学设计10
- 《画》教学设计12
- 《画》教学设计4
- 《四季》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画》教学建议
-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画》教学设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