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7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11)刑法论文(1)
引自赵永琛编:《国际刑法约章选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1-372页。 引自赵永琛编:《国际刑法约章选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4-375页。
参见王光贤:《“酷刑”定义解析》,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86年12月12日签署本公约时,同时声明对公约第20条和第30条第1款予以保留。
参见黄芳著:《国际犯罪国内立法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230页。 参见陈云生:《反酷刑――当代中国的法治和人权保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第3-7页。
[12][丹麦] Jorgen Jepsen:“21世纪的人权保护与反酷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在丹麦遭受虐待的被拘留者的投诉》第2页。转自屈学武:《反酷刑公约及中国反酷刑述论》,载《中国刑事发杂志》2009年第2期。
[13] [美国]M.Cherif Bassiouni,”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A Draft 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rd”[M].Netherlands,1980,P.82.转自屈学武:《反酷刑公约及中国反酷刑述论》,载《中国刑事发杂志》2009年第2期。 [14] 参见屈学武:《反酷刑公约及中国反酷刑述论》,载《中国刑事发杂志》2009年第2期。
[15] Anne-Marie Bolin Pennegaard,Article 5,in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Ed.,Eide et al,Martinus Nijoff Publishers ,1999,p.124 and House of Lords Decions of 24 march 1999 Pinochet.转自[丹麦]M.凯依若姆、L.伊尔凯尔著、任进译、毕小青校:《国际禁止酷刑工作的新动向》,载《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秋季号。 [16] 参见万鄂湘著:《国际强行法与国际公共政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
2
7、35页。 [17] 该原则起初可能源于古代罗马民法中的概念,即“对契约的遵守”,以后它被移植到国际法中。
参见端木正主编:《国际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8页。 [18] 参见端木正主编:《国际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8页。
[19] 参见万鄂湘著:《国际强行法与国际公共政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1页。 [20] 王铁崖、田如萱编:《国际法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第819页。
[21] 王铁崖、田如萱编:《国际法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第708页。 [22] 例如,刑讯逼供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参见杨春洗、杨敦先主编:《中国刑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9页。 [23] 参见张智辉著:《国际刑法通论》(增补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2页;另见甘雨沛、高格著:《国际刑法学新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1页。
[24] 转引自梅小侃:《赵维田:〈论三个反劫机公约〉(1985年版)》,载《1986年中国国际法年刊》,第440页。 [25] 参见张旭:《国际刑法的展望——兼论国际刑事法院》,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1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两根可怕的手指头
- 我的同学
- 自我画像
- 小馋猫
- 我
- 我
- 我
- 祝妈妈三八节快乐
- 哎,这人!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我的好朋友
- 家狗Jack流浪记
- 妈妈的手
- 我的小伙伴
- 把发展优势转化为理论优势和话语优势
- 智库与媒体需要融合发展
- 中西方学界在市场经济问题上认知与论述的差异
- 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 为人民做学问
- 普京总统评第二次世界大战
- 提升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传播能力
- 中国梦: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主线
- 做焦裕禄式的“四有”县委书记
- 中国公共外交的自信与自觉
- 端正权力动机 当好人民公仆
- 本期重点推荐
- 对中国共产党走自己道路的回眸与展望
- 共产党人一刻也不能脱离人民群众
- 进一步增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自信
-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
- 语文新课标的三个回归
- 高中新旧语文教材对比初探
- 语文课堂教师提问的艺术
-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面面观(下)
- “大语文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
- 实施语文个性化教学的初步探索
- 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 泛语文教育法
- 中考语文应试方法大全
- 中学语文教师与文本解读
-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 多元文化课程——之我见
- 中小学语文教学为何变得这样无趣
-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