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外汉语文学教材编写探析

对外汉语文学教材编写探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23

对外汉语文学教材编写探析

"

论文关键词:对外汉语 文学教材 编写

论文摘要:在分析评价了《中国古代文学史教程》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程》这套针对留学生的文学教材的优缺点后,进而提出了对外汉语文学教材编写应注意的原则:分清文学史的介绍和文学欣赏这两种不同的目标;针对不同的留学生对象来编写;教材编写的语言风格问题;文学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史教程》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程》为例探讨在编写对外汉语文学教材时的一些问题。这套教材由欧阳祯人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一、教材目标

作为博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文学教材使用,每周两课时授课时间为四学期。古代文学40课时,两学期;现代文学20课时,一学期;当代文学20课时,一学期。该教程专门针对留学生的教学。所以在内容编排和语言使用上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教材立足于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史,欣赏中国文学作品,这是其主要目的,无论是内容的设置还是练习的设计都是围绕文学史和作品来进行的。

二、教材内容

选人教程的内容都是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这套书专业性很强。内容涵盖比较广泛。古代文学选了从中国的神话开始到清代的小说;现当代文学也是按时间顺序选了重要的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当代文学对港澳台文学也进行了专门的介绍。当代作品截止到20世纪

八、九十年代,没有选21世纪的文学事件和作家作品。这些内容分为精读和泛读两个部分,两个课时以内的是课文、作品、练习和相关的注释;两个课时以外的内容是相关的文学史知识提示、名篇欣赏和相关注释。

三、教材编排结构

具体编排如下:共两册。古代文学教程:古代文学40课;现当代文学教程:现代文学20课,当代文学20课。每册书后面有生词总汇,收入了注释中的词语。每一课的结构一样,具体安排如下。

1.课文和注释

古代文学史教程课文字数在600字左右,现当代文学的课文字数在1200字左右。每课用概括性的语言介绍一个文学现象或一个作家或一个文学团体。

2.作品

古代文学每课诗歌选3~5首,戏剧选一篇或一个戏剧的节选。现代文学每课选一篇作品,现代文学作品前有100字以内的作品提示、或介绍情节、或介绍人物、或介绍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后附有注释,且注释很多。特别是古代文学作品的注释特别多,都放在作品后面,不便于查阅,而且学生自己理解起来也很困难。

3.练习(关于练习的部分在下一章单独评价)

4.文学史知识提示

这一部分直接引用为中国人编写的各类文学书籍,介绍跟课文相关的文学史知识。

5.名篇欣赏及其注释

选取了跟课文和作品相关的一些名篇作为课外拓展阅读的内容,诗歌作品就选3-5篇,篇幅长的选一篇。后面有所选作品的注释。

四、教材的练习部分

1.《古代文学史教程》的练习

练习都是围绕着对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的掌握来设计的,主要题型是理解、记忆型的。每课都有练习,大多数课基本有三题:背诵、填空和思考题。有的课有四题或两题,有一课有五道题。全部题型如下。

(1)

(2)

(3)是主要的题型。后面的题型出现的很少。

填空题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背诵题要求学生背诵名篇名段,能记住当然是好的。但这些题可能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 "

思考题能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或文学史知识进行归纳记忆,这些题目大多在课文中能找到答案。那么学生可能仅仅抄下这段话作为答案。这样的思考题强调了学生对课文的熟悉,必须加强课文的理解,同时也给学生一个引导,既要了解中国文学,也需要这样记忆这些东西。

总之,这些练习的设计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文学史知识的。

但整体来说,这些传统的题目缺乏趣味性。

2.《现当代文学史教程》的练习

每课有

三、四道题,主要题型如下。 填空题和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是基于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跟古代文学教程题型差不多。这两种题型每课基本都出现了。总体来说,现当代文学教程的练习设计题型要比古代文学教程丰富,每一课都有一些变化。讨论题比较好,能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和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思考。

写作和复述题也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训练其语言技能。

分角色表演排练话剧题型也很好,能让学生积极体验文学形式,并积极参与创作。这样既生动有趣,又能加深理解和记忆,深人体会文学形式。

将学生的主动思考放进练习,将学生的生活和课文联系起来,这样。文学的学习不再是完全的填充式的教学,而是有了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的学习;不是机械的学习,而是有了生命力的学习。但这种机械的练习和有生命力的练习还是掺杂在一起的,如果能更多地增加有趣性和主动性的练习会更好。

五、教材的优缺点评价

1.该教材的优点 笔者认为,该套教材文学史和作品选读的结合确实是很大的优势,但结合得还不是特别好,如果专门以作品为例来介绍文学史就更好了。每一课的编排分了精读和泛读两部分内容,还设计了很多练习,遵循了教学一般的步骤。内容的编排有很强的文学专业性,内容涵盖较广泛、全面。

2.该教材的缺点

六、编写对外汉语文学教材的原则

1.目标要明确

在编写针对留学生的文学教材时,重要的是介绍文学史还是欣赏作品。我们的目的是立足于对文学知识的了解,及对语言技能的掌握。

2.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编写

在编写教材时,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学习目的来考虑。在设计练习时也要适合留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多设计有趣的练习更好,如果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学习文学特别是古代文学史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我们应该把我国文学的魅力展现给学生,而不要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上。

3.编写教材使用的语言风格

教材的语言到底应该是简单易动,清楚明白,还是应该出现文学特有的词汇?如“柳宗元的一生短暂而充满磨难,因而针砭时弊,满腔悲愤,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像这样的句子,老师需要先解释给学生,学生才能理解。可不可以直接用简洁易懂的语言呈现给学生呢?

4.文学性、趣味性、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很多文学作品都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尉,可以介绍给学生,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自己课外去看。也有一些相关联的东西,都可以作为链接介绍给学生。

参考文献: [2]欧阳祯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找春天
我改了一个坏习惯
介绍自己
小白兔
奇妙的动物世界
我的爸爸
我的自画像
感谢有你
要是文具能听懂我说的话
我的家乡真美
小弟弟做作业
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好心的小企鹅
自我介绍
蜻蜓和蚂蚁(续写)
中国法理学二十年法学理论论文(1)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论道德的法律支持及其限度法学理论论文(1)
法治、合理性及其代价法学理论论文(1)
论宪政的宗教之维法学理论论文(1)
继受法律的理性科学化
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审判的法治逻辑
入出国许可问题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公民个体为本、统一宪政立国(上)法学理论论文(1)
培植法治的自我完善机制法学理论论文(1)
自然法学新体系引论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原则适用的困境
也许正在发生
事物,事实,论证法学理论论文(1)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十
《画风》情境体验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感二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五
《画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八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九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四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十一
《画风》教学设计二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三
《北京亮起来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画风》片断赏析一
《画风》解读
《画风》教学设计二十二